《早发平昌岛》是唐代诗人沈佺期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是写“南浮涨海”前经平昌岛时的所见所感。首联记录开船时刻;二三联也用对仗,描写开船后所见,先是朝阳升起,大雁飞下,接着长长的岛屿上雾气弥漫,不断上涌,辽阔的江面上霞光万道,目不暇接;尾联是假设复句,意为若不能心怀魏阙,便不会遇心赏物偏觉泠然。全诗语言清新明丽,格律严谨工整。
早发平昌岛
解缆春风后,鸣榔晓涨前。
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
积气冲长岛,浮光溢大川。
不能怀魏阙,心赏独泠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沈佺期因交结张易之兄弟而遭到流贬。这首诗即作于诗人赴贬地驩州途中。诗人在《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中,曾有“南浮涨海”之语。翻过大庾岭后,诗人进入今广西境内,取道海上,向流贬之地前进。这首诗便是在“南浮涨海”前经平昌岛时有感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春风吹拂后晓涨发生前,航船解缆鸣榔正式开船。
一轮朝日从海边树上升起,云中大雁落在江上烟波间。
浓密的雾气从长岛直冲霄汉,浮动的光影布满了整个大川。
如果不是身在江湖心怀魏阙的话,不会凡遇心赏之物偏有凄清体验。
注释
(1)鸣榔:用木头击船板,与解缆同时做。
(2)阳乌:指太阳,以传说日中有三足乌而得名。
(3)积气:指天。
(4)大川:与海相连的大江。
(5)魏阙:指朝廷。
(6)泠然:有凄清意。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沈佺期的诗
相关推荐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早上五盘岭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谿雨滑,畲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早春寻李校书
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笼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
早春怨·春夜
杨柳风斜。黄昏人静,睡稳栖鸦。短烛烧残,长更坐尽,小篆添些。
红楼不闭窗纱。被一缕、春痕暗遮。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
早秋山居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早发定山
夙龄爱远壑,晚莅见奇山。
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
倾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圆。
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
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
忘归属兰杜,怀禄寄芳荃。
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早过淇县
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
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
早作
星光欲灭晓光连,霞晕红浮一角天。
干尽小园花上露,日痕恰恰到窗前。
早春寄王汉阳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早春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
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