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儿·秋日宫词》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悲秋,描写妆楼静、翠沟冷、御舟闲、芙蓉 枯、柳叶败,表现出一派衰飒景象,反映了幽闭深宫对美好事物的摧残与肃杀。全曲写实与想象结合,构思立意,显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一半儿·花边娇月静妆楼
花边娇月静妆楼,叶底沧波冷翠沟,池上好风闲御舟。可怜秋,一半儿芙蓉一半儿柳。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宫词”之名,最早有唐人崔国辅的一首《魏宫词》,但代表作家,是唐代王建和五代花蕊夫人,其《宫词百首》,内容都是反映老百姓无法闻知的宫廷生活。花蕊夫人生活在宫中,所写的都是耳闻目见之再现;王建则得之于宦官王枢密的转述,可算半个知情人。但后代文人尽管得不到入宫采访的机会,却也能凭着自己的知闻和生活经验摹想出深宫的内幕,往往也有“本地风光”的韵味。张可久是连京城也未到过的,他的这支《秋日宫词》,属于在想象中创作的例子。
翻译注释
翻译
花丛旁边,娇娇月下,静静的妆楼,柳叶底下冷冽水波在悴沟里流走。池塘上风儿轻轻,闲卧着御舟。好可怜的金秋,一半儿火红芙蓉,一半儿翠绿杨柳。
注释
(1)可怜:可爱。唐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全文拼音版
一半儿·花边娇月静妆楼
花边娇月静妆楼,叶底沧波冷翠沟,池上好风闲御舟。可怜秋,一半儿芙蓉一半儿柳。
作者介绍
张可久(1270—1350),浙江庆原路(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曾多次任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年(1341年),为昆山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工散曲,尤善小令,与乔吉齐名。主要作品有《小山乐府》。
张可久的诗
相关推荐
一半儿·落花
酒边红树碎珊瑚,楼下名姬坠绿珠,枝上翠阴啼鹧鸪。谩嗟吁,一半儿因风一半儿雨。
一半儿·开书
泪痕香沁污鲛,墨迹淋漓损兔毫,心渺茫云路遥。
念奴娇,一半儿行书一半儿草。
一半儿·佳人才子共双双
佳人才子共双双,纨扇轻摇玉体凉,荷钱贴水满池塘。拭罗裳,一半儿斜披 一半儿敞。
一半儿·南楼昨夜雁声悲
南楼昨夜雁声悲,良夜迢迢玉漏迟。苍梧树底叶成堆,被风吹,一半儿沾泥一半儿飞。
一半儿·落花
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片红无,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一半儿·春情
眉传雨恨母先疑,眼送云情人早知,口散风声谁唤起。这别离,一半儿因咱,一半儿你。
一半儿·凉镫颤雨梦回时
凉镫颤雨梦回时。姑妄言之妄听之。
纸上墨花浓欲飞。境迷离。一半儿狐仙一半儿鬼。
一半儿·翠禽无语镇惺忪
翠禽无语镇惺忪。黄篾三间雪里浓。
此去断桥东复东。晓云空。一半儿诗情一半儿梦。
一半儿·其四·检旧衫感赋
春明两度少年游。破尽荷衣典尽裘。
剩有此衫相伴愁。旧痕留。一半儿京尘一半儿酒。
一半儿·灵谈鬼笑任纷拿
灵谈鬼笑任纷拿。笔妙偏从痒处抓。
支字不曾饶过他。听无哗。一半儿讥嘲一半儿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