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思

〔唐代〕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作品简介

《凉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因时光流逝,对凉秋而怀旧的诗歌。此诗流露了作者盼望友人来信,却大失所望之心情,最终竟怀疑对方已有新交,唯恐为人所弃。怀疑对方将自己忘了,把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写得更深了一层。诗人在凉秋中回忆友人离去的情景,寄托了无限的思念,也暗喻出自己难展抱负的愁怀。全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语言风格爽朗清淡,不雕饰,不造作,用词简练,意蕴温婉,清新淡雅,情深意长。

创作背景

《凉思》此诗写作背景难以考定,诗中所叙情事不甚了了。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在朝只做过短短两任小官,其余时间都漂泊异乡,寄人幕下。这首诗大约写在又一次飘零途中,缅怀长安而不得归,寻找新的出路又没有结果,素抱难展,托身无地,只有归结于悲愁抑郁的情思。或以为此诗是写女子怀念情人,并疑心他有了新欢,而把自己抛弃。

翻译注释

翻译

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

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

你北方的住处像春天般遥远,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

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

注释

(1)凉思:凄凉的思绪。唐李贺《昌谷诗》:“鸿珑数铃响,羁臣发凉思。”

(2)槛:栏杆。

(3)蝉休:蝉声停止,指夜深。

(4)永怀:即长想,长久思念。《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5)此节:此刻。

(6)倚立:意谓今日重立槛前,时节已由春而秋。

(7)移时:历时、经时,即时间流过,经历一段时间。《后汉书·吴祐传》:“祐越坛共小史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

(8)北斗:即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此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

(9)兼春:即兼年,两年。

(10)南陵:地名,今属安徽,唐时属宣州。此指作者怀客之地。

(11)寓使:指传书的使者。寓,寄,托。

(12)占梦:占卜梦境,卜度梦的吉凶。《诗经·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郑玄笺:“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之甚。”

(13)数:屡次。

(14)新知:新结交的知己。语本《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全文拼音版

liáng
píngjiànchánxiūmǎnzhī
yǒng怀huáidāngjiéshí
běidǒujiānchūnyuǎnnánlíng使shǐchí
tiānzhānmèngshuòyǒuxīnzhī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代〕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