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扬州》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点明时节,落叶与秋潮相映,增添了一份季节的萧瑟;颔联既表现了空间的深远,也寓含旅途的孤寂和对扬州城的向往;颈联造出一幅梦幻般的夜景,同时也反映了金陵作为水城的繁华;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风俗变迁的感慨。这首诗以秋日傍晚的金陵为背景,摹画出一幅壮阔而略带哀愁的江南水乡图景,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宿扬州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傍晚的烟波笼罩在宽阔的江面,路过金陵已经是落叶纷纷的深秋时节。
叫声高亢的塞北大雁飞过楚地湖泽,深深浅浅的红树中间依稀看到了扬州城。
夜晚石桥上灯火阑珊好似星光闪烁的银河,城外河中游船上的桅杆就像天上星斗。
今日市场朝廷风俗已不似以往繁华,已不需开口询问当年的迷楼在何处。
注释
(1)江横渡阔烟波晚:江横渡阔:表现了江面的阔大。烟波晚:傍晚的烟波。
(2)嘹唳塞鸿:嘹唳:雁叫声。塞鸿:从塞北飞来的鸿雁,雁于秋深南飞。
(3)楚泽:指扬州一带的湖泊,古代楚地包括湘鄂江浙一带地区。
(4)水郭:江水绕扬州城而过,所以叫“水郭”。
(5)樯: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6)斗牛:星宿名,即斗宿、牛宿,这里泛指天上星斗。
(7)市朝:交易买卖的场所叫市,官府治事的处所叫朝,市朝风俗变指扬州的社会风气已经改变。
(8)迷楼:隋炀帝下扬州时兴建的宫室。遗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平山堂附近。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绅的诗
相关推荐
宿石邑山中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宿灵鹫禅寺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
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
宿灵岩寺上院
高高月白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
荤血屏除惟对酒,歌钟放散只留琴。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
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沈沈。
宿郊外晓作
残星落檐外,余月罢窗东。
水白先分色,霞暗未成红。
宿青草湖
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
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
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
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
宿甘露僧舍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宿云门寺阁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宿西山精舍
西山乘兴宿,静兴寂寥心。
一径松衫老,三更雨雪深。
草堂僧语息,云阁磬声沉。
未遂长栖此,双峰晓待寻。
宿芥塘佛祠
青青麰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
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
开门未扫杨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
底许暂忘行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
宿菊潭
田父立马前,来赴长官期。
父老且勿往,问汝我所疑。
民事古所难,令才又非宜。
到官已三月,惠利无毫厘。
汝乡之单贫,宁为豪右欺?
聚讼几何人?健斗复是谁?
官人一耳目,百里安能知?
东州长官清,白昼下村稀。
我虽禁吏出,将无夜叩扉?
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
军租星火急,期会切莫违。
期会不可违,鞭朴伤汝肌。
伤肌尚云可,夭阏令人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