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次金陵

〔唐代〕吴融

春阴漠漠覆江城, 南国归桡趁晚程。

水上驿流初过雨, 树笼堤处不离莺。

迹疏冠盖兼无梦, 地近乡园自有情。

便被东风动离思, 杨花千里雪中行。

作品简介

《春归次金陵》是唐代诗人吴融晚年被贬,回归故乡途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描写了连夜赶至金陵停泊,思乡心切之情溢于言表;颔联以清之笔状江南秀美之量,简淡清旷;颈联言事述怀,表现淡于名利、一心只钟情乡园亲情的心理;尾联以清新之语描写了归来的景象。全诗婉转靡丽,情景交融,感情真切。

创作背景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吴融贬官归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途经金陵(今南京),看到眼前的景象,回想起贬官,有感于此,作《春归次金陵》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远望中春雨后的金陵灰蒙蒙的,归舟连晚赶到金陵停泊。

宿雨初晴,驿站前流动着涨上来的春水,江堤上绿树笼盖之处传来莺声。

踪迹远离官场,做梦也不会梦到那里,离家乡不远了,一切都使自己感到亲切。

眼见得家乡在望,被阵阵东风吹得思乡之情更浓,杨花如雪,千里飘荡。

注释

(1)春归:春已归去,即春末夏初季节。

(2)次:停留。

(3)金陵:地名。今江苏南京。

(4)江城:即指金陵。

(5)桡:船桨。诗中代指船。

(6)趁:赶。

(7)驿:通“绎”,连续不断。

(8)冠盖:仕宦的代称。冠,冠服。盖,车盖。

(9)雪:形容杨絮。

全文拼音版

chūnguījīnlíng
chūnyīnjiāngchéng nánguóguīráochènwǎnchéng
shuǐshàng驿liúchūguò shùlóngchùyīng
shūguāngàijiānmèng jìnxiāngyuányǒuqíng
便biànbèidōngfēngdòng yánghuāqiānxuězhōngxíng

作者介绍

吴融(850—903),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因事去官,流浪荆南,依节度使成汭。后召为左补阙,迁中书舍人。天复元年(901),昭宗复位,融起草诏书十数篇,才思敏捷,文笔精当,为昭宗所赏识,擢户部侍郎。是年冬,朱全忠兵犯京师,昭宗逃往凤翔,融未及相从,客寓阌乡。不久,召为翰林承旨,卒于官。工诗能文。其诗多流连光景之作, 只有少数诗篇对唐末战乱有所反映。

吴融的诗

相关推荐

春日

〔南北朝〕徐陵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

径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

何殊九枝盖,薄暮洞庭归。

春日行

〔唐代〕李白

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汎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

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

万姓聚舞歌太平,我无为,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

帝不去,留镐京。

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春泛若耶溪

〔唐代〕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春宿左省

〔唐代〕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晴泛舟

〔宋代〕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春残

〔唐代〕唐彦谦

景为春时短,愁随别夜长。

暂棋宁号隐,轻醉不成乡。

风雨曾通夕,莓苔有众芳。

落花如便去,楼上即河梁。

春雨

〔唐代〕窦群

昨日偷闲看花了,今朝多雨奈人何。

人间尽似逢花雨,莫爱芳菲湿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