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尝目摩诘辋川图爱其山水之秀以为绘者

〔明代〕朱诚泳

予尝目摩诘辋川图爱其山水之秀以为绘者之巧而造化未必有此及自骊山迤𨓦入蓝田皆摩诘图中景也因又叹造化之巧而远非绘者所及矧其春日晴明而山光花气有足悦者因作春山晓行

雨霁春山青插天,悬厓飞瀑皆春泉。

朝来光景弄晴旭,眼前物物皆芳妍。

肩舆随处踏芳草,一路好山青未了。

天翁为我展诗图,却笑无诗被山恼。

岚光滴滴东风晴,林间好鸟相和鸣。

山花含露解迎我,翻因花鸟关幽情。

红绿扶春诗满目,却愧才非叉手速。

看山且进紫霞杯,涤我尘埃三万斛。

西秦自昔隔东吴,兹山能比吴山无。

凭谁唤起王摩诘,为我写取春山图。

予尝目摩诘辋川图爱其山水之秀以为绘者拼音版

chángwǎngchuānàishānshuǐzhīxiùwèihuìzhě
chūnshānqīngchātiānxuánfēijiēchūnquán
cháoláiguāngjǐngnòngqíngyǎnqiánjiēfāngyán
jiānsuíchùfāngcǎohǎoshānqīngwèile
tiānwēngwèizhǎnshīquèxiàoshībèishānnǎo
lánguāngdōngfēngqínglínjiānhǎoniǎoxiāngmíng
shānhuāhánjiěyíngfānyīnhuāniǎoguānyōuqíng
hóng绿chūnshīmǎnquèkuìcáifēichāshǒu
kànshānqiějìnxiábēichénāisānwàn
西qíndōngshānnéngshān
píngshuíhuànwángwèixiěchūnshān

作者介绍

朱诚泳(1458—1498),号宾竹道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秦惠王朱公锡之庶长子,明太祖朱元璋之五世孙,谥号“简”,史称“秦简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朱诚泳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示三子

〔宋代〕陈师道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五代〕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江城子·嵩山中作

〔金代〕元好问

众人皆醉屈原醒。笑刘伶,酒为名。不道刘伶,久矣笑螟蛉。死葬糟丘殊不恶,缘底事,赴清泠。

醉乡千古一升平。物忘情,我忘形。相去羲皇,不到一牛鸣。若见三闾凭寄语,尊有酒,可同倾。

凌虚台记

〔宋代〕苏轼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

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

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三游洞序

〔唐代〕白居易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昌荧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讫,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仍命余序而记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鏖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