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二疏

〔魏晋〕陶渊明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

高啸返旧居,长揖储君傅。

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

离别情所悲,余荣何足顾!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

厌厌阎里欢,所营非近务。

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

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放意乐余年,遑恤身后虑!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作品简介

《咏二疏》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吟咏西汉宣帝时以“知足”为宗旨而急流勇退的疏广与疏受叔侄二人,讴歌了二疏立功不居、功成身退、有金不私的贤达事迹。全诗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二疏实现功成身退之目标的积极评价,第二部分描写二疏辞官回乡的场面,第三部分描写二疏归乡后所过的自由自在的日子以及不屑于“近务”而每日邀请在一起饮宴的情景,最后以二疏所奉行的“道”经过时间的洗礼仍闪耀着光辉作结。

创作背景

《咏二疏》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大致有两说:一说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之后不久,约在永初三年(422年),陶渊明五十八岁;一说约在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年),与《杂诗十二首》写作时间相近,陶渊明五十岁。

翻译注释

翻译

天地四时自运转,完成功业当归还。

请问东周未世后,几人能把其意传?

放眼汉代朝廷内,二疏举止可称赞。

欢快高歌返故乡,告别太子长辞官。

皇朝官吏皆出送,华贵轻车填路问。

悲叹之情为送别,荣华富贵岂足恋!

德操高尚感行人,贤哉之誉岂一般!

乡里安逸相聚欢,经营之事不简单。

邀来故老促席坐,饮酒共将往事谈。

儿女关心遗产事,疏广晓谕出清言。

纵情享乐度余年,死后之事不挂牵。

谁说二疏已亡去?日久其德更粲然。

注释

(1)二疏:指疏广与疏受,汉宣帝时兰陵(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南)人。疏广任太子太傅,其侄疏受任太子少傅,任职五年;疏广认为名已成立,不离去恐有后患,便与疏受一道辞职还乡。当离去时,公卿大夫等送行者车百辆,观者皆叹日:“贤哉二大夫。”皇帝和太子送给二疏很多财物,他们还乡后便以赐金日与亲友宾客宴饮共乐,而不留金为子孙置办房屋田产。事见《汉书·疏广传》。

(2)大象:指天,大自然。《老子》:“大象无形。”又:“执大象。”王弼注:“大象,天象之母也。”

(3)转:运行。

(4)功:指天对自然界万物的施加作用。

(5)借问:请问。

(6)衰周来:自东周末期以来。

(7)趣:旨趣,意旨,道理。

(8)游目:随意观览,这里是放眼、回顾的意思。

(9)复:再,恢复。

(10)此举:这种行为,指“功成者自去”。

(11)高啸:犹高歌,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12)长揖:旧时拱手高举,自上而下的相见或道别的礼节。《汉书·高帝纪上》:“郦生不拜,长揖。”诗中是指辞谢。

(13)储君傅:指太子大傅与太子少傅的职位。储君:太子。

(14)饯送:以酒食送行。

(15)倾:尽。

(16)华轩:华贵的轻车,指富贵者乘坐的车子。

(17)盈:满。《汉书·疏广传》:“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指饯行),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

(18)余荣:剩下的荣华。即指二疏所辞去的官职俸禄。

(19)胜:盛大,佳妙。贤哉岂常誉:《汉书·疏广传》:“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位。”

(20)常:普通,一般。

(21)厌厌:安逸、安详的样子。《诗经·小雅·湛露》:“厌厌夜饮。”毛传:“厌厌,安也。”

(22)阎里:乡里。

(23)近务:眼前之事,指日常平凡的事情。

(24)促席:接席,座位靠近。表示亲近。

(25)延:邀请。

(26)挥觞:举杯,指饮酒。一作“挥筋”。

(27)道:叙说。

(28)平素:指往日的事情。

(29)问金终寄心:指疏广的子孙托人间疏广,给他们留下多少钱财以置办房舍田产。寄心:藏在心中的想法,关心。

(30)清言:指疏广所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等语。

(31)晓未悟:晓谕不明白的人。

(32)放意:纵情。

(33)余年:剩下的岁月,指晚年。

(34)逞恤身后虑:哪有闲暇考虑死后的事。遑:闲暇。恤:忧虑。《诗经·邶风·谷风》:“遑恤我后。”《笺》:“追,暇也。恤,忧也。”

(35)其人:指二疏。

(36)道:做人之道,指清操。

(37)弥:更加。

(38)著:显著,昭著,指广为人知。

全文拼音版

yǒngèrshū
xiàngzhuǎnshígōngchéngzhě
jièwènshuāizhōuláirén
yóuhàntíngzhōngèrshū
gāoxiàofǎnjiùzhǎngchǔjūn
jiànsòngqīnghuángcháohuáxuānyíngdào
biéqíngsuǒbēiróng
shìshènggǎnxíngrénxiánzāicháng
yānyānyánhuānsuǒyíngfēijìn
yánlǎohuīshāngdàopíng
wènjīnzhōngxīnqīngyánxiǎowèi
fàngniánhuángshēnhòu
shuíyúnrénwángjiǔérdàozhe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著名诗人、辞赋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躬耕田园。其诗风清新自然,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等,展现了对自由、淳朴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成为中国文化中高洁品格的象征。

陶渊明的诗

相关推荐

咏煤炭

〔明代〕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咏笼莺

〔清代〕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咏贫士七首·其六

〔魏晋〕陶渊明

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

翳然绝交游,赋诗颇能工;

举世无知者,止有一刘龚。

此士胡独然?实由罕所同;

介焉安其业,所乐非穷通。

人事固以拙,聊得长相从。

咏檐前竹

〔南北朝〕沈约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

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

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

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