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劝醉

〔唐代〕元稹

神曲清浊酒,牡丹深浅花。

少年欲相饮,此乐何可涯。

沉机造神境,不必悟楞伽。

酡颜返童貌,安用成丹砂。

刘伶称酒德,所称良未多。

愿君听此曲,我为尽称嗟。

一杯颜色好,十盏胆气加。

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

共醉真可乐,飞觥撩乱歌。

独醉亦有趣,兀然无与他。

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

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

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

作品简介

《酬乐天劝醉》是唐代诗人元稹酬答白居易(字乐天)劝酒之作。此诗以恣意纵饮为表,以超脱尘俗为里,通过“神曲酒”“牡丹花”等意象铺陈醉中乐趣。“沉机造神境”将醉酒升华为精神解脱,“酩酊归太和”以道家太和之境喻醉后物我两忘。诗中对比“共醉”之乐与“独醉”之趣,末句“劝醉意如何”暗含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酣畅,在放达中透出元白二人相知相契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酬乐天劝醉》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前后,时元稹因弹劾权贵被贬江陵,白居易以诗酒慰藉。诗中“不必悟楞伽”(佛经)、“安用成丹砂”(道教)等句,反映其遭贬后借酒避世的心态。“刘伶酒德”典出《世说新语》,以魏晋风度自况;而“美人醉灯”“王孙眠罗”的香艳描写,实为对朝中醉生梦死者的讽刺。元稹将白诗“劝醉”的温情转化为对现实的疏离,堪称“醉语醒心”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酒曲酿成清浊各异的美酒,恰似牡丹绽放深浅不一的花瓣。

少年们相约畅饮,这酣畅之乐哪有边际?

深沉酒意能营造神妙境界,不必苦悟《楞伽经》的玄理。

酒后红晕泛颊如返童颜,何须金丹仙药驻颜?

刘伶曾赞颂酒德,可惜他道尽的妙处还太少。

且听我为酒高歌一曲:

饮一杯便容光焕发,十盏下肚胆气豪迈。

半酣时无拘无束,酩酊后返归平和。

众人共醉时飞杯高歌最是畅快。

独自微醺时兀坐静思亦有雅趣。

看那美人在灯下沉醉,眼波流转顾盼生姿;

王孙醉倒锦床,华服凌乱浑然不觉。

你今番劝我痛饮,这劝酒之意究竟为何?

注释

(1)神曲:用以酿酒。

(2)涯:泛指边际。

(3)酡颜:饮酒脸红貌。亦泛指脸红。

(4)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人,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5)太和: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6)兀然:昏然无知的样子。

全文拼音版

chóutiānquànzuì
shénqīngzhuójiǔdānshēnqiǎnhuā
shàoniánxiāngyǐn
chénzàoshénjìngléngqié
tuóyánfǎntóngmàoānyòngchéngdānshā
liúlíngchēngjiǔsuǒchēngliángwèiduō
yuànjūntīngwèijìnchēngjiē
bēiyánhǎoshízhǎndǎnjiā
bànhānmǐngdǐngguītài
gòngzuìzhēnfēigōngliáoluàn
zuìyǒurán
měirénzuìdēngxiàzuǒyòuliúhéng
wángsūnzuìchuángshàngdiāndǎomiánluó
jūnjīnquànzuìquànzuì

作者介绍

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河南洛阳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同倡“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反映现实。其诗题材广泛,代表作《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深情隽永,《遣悲怀》三首悼亡诗感人至深。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后卒于武昌节度使任上。诗风既有时事讽喻的犀利,又有言情悼亡的缠绵,传奇《莺莺传》更开创才子佳人小说模式,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元稹的诗

相关推荐

酬郭给事

〔唐代〕王维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酬丁柴桑

〔魏晋〕陶渊明

【其一】

有客有客,爰来宦止。

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飱胜如归,聆善若始。

【其二】

匪惟谐也,屡有良游。

载言载眺,以写我忧。

放欢一遇,既醉还休。

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唐代〕高适

高阁凭栏槛,中军倚旆旌。

感时常激切,于己即忘情。

河华屯妖气,伊瀍有战声。

愧无戡难策,多谢出师名。

秉钺知恩重,临戎觉命轻。

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

隐隐摧锋势,光光弄印荣。

鲁连真义士,陆逊岂书生。

直道宁殊智,先鞭忽抗行。

楚云随去马,淮月尚连营。

抚剑堪投分,悲歌益不平。

从来重然诺,况值欲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