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其十四

〔魏晋〕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老友赏识我志趣,相约携酒到一起。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荆柴铺地松下坐,酒过数巡已酣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父老相杂乱言语,行杯饮酒失次第。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不觉世上有我在,身外之物何足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神志恍惚在酒中,酒中自有深意味。

注释

(1)故人:老朋友。

(2)挈壶:提壶。壶指酒壶。

(3)相与至:结伴而来。

(4)班荆:铺荆于地。荆:落叶灌木。这里指荆棘杂草。

(5)行次:指斟酒、饮酒的先后次序。

(6)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在醉意中连自我的存在都忘记了,至于身外之物又有什么可值得珍贵的呢?

(7)悠悠:这里形容醉后精神恍惚的样子。

(8)迷所留:谓沉缅留恋于酒。

(9)深味:深刻的意味。这里主要是指托醉可以忘却世俗,消忧免祸。

饮酒二十首·其十四拼音版

yǐnjiǔèrshíshǒu··shí
rénshǎngqièxiāngzhì
bānjīngzuòsōngxiàshuòzhēnzuì
lǎoluànyánshāngzhuóshīxíng
juézhīyǒuānzhīwéiguì
yōuyōusuǒliújiǔzhōngyǒushēnwèi

作品简介

《饮酒二十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著名诗人、辞赋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躬耕田园。其诗风清新自然,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等,展现了对自由、淳朴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成为中国文化中高洁品格的象征。陶渊明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饮酒二十首·其十六

〔魏晋〕陶渊明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饮酒二十首·其三

〔魏晋〕陶渊明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饮酒二十首·其八

〔魏晋〕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