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群公出猎海上》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当作于天宝五载(746)冬天高适与李白、杜甫等同游北海郡时。诗中所写限于打猎,除了前后各有几句叙及心情的话外,其余篇幅都是描述打猎的场面和气氛,紧张热烈,生动形象。末尾数语带点自警自诫意味,给全诗增加了思想深度。
同群公出猎海上
畋猎自古昔,况伊心赏俱。
偶与群公游,旷然出平芜。
层阴涨溟海,杀气穷幽都。
鹰隼何翩翩,驰骤相传呼。
豺狼窜榛莽,麋鹿罹艰虞。
高鸟下骍弓,困兽斗匹夫。
尘惊大泽晦,火燎深林枯。
失之有馀恨,获者无全躯。
咄彼工拙间,恨非指踪徒。
犹怀老氏训,感叹此欢娱。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同群公出猎海上》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冬天高适与李白、杜甫等同游北海郡拜会北海太守李邕时。当年夏天,高适应李邕之邀,走临通郡(天宝五载十月改为济南郡),与李白、杜甫再次相聚。北海郡靠近渤海,李邕又好驰猎自恣,欢会中以打猎取乐自是情理中事。《旧唐书·李邕传》载,李邕擅长打猎,大约此年秋冬招致李、杜、高等人一同在山东近莱州湾一带打猎。杜甫的《壮游》诗中曾说到“冬猎青丘旁”,此诗大概也就是此次出猎的纪实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打猎的风习自古相传,它真叫人赏心开颜。
这次偶然与诸公游猎,一同来到了平坦的荒原。
层层的阴云笼罩着渤海,幽都一带杀气冲天。
鹰隼在空中盘旋疾飞,人马驰逐包围相呼喧。
豺狼从草木丛中逃窜,麋鹿首先遭到厄难。
空中的飞禽应着弓弦声坠落,疲困的野兽只须一个人周旋。
惊起的尘土大泽为之阴暗,茂密的森林被猎火烧完。
遗憾的是捕杀的手段太狠,猎获的东西没能把躯体保全。
捕猎的工拙差别就在此,可惜我们不是发踪指示之徒。
老子的教训还是值得怀想,应感叹这次欢娱。
注释
(1)群公:指李邕、李白、杜甫等人。杜甫《壮游》诗云:“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青丘在当时北海郡的千乘县,即今山东省博兴县、高青县、广饶县一带。
(2)海上:田猎之地青丘靠近渤海莱州湾,故云出猎海上。
(3)畋猎:打猎。《老子》:“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4)自古昔:指齐景公曾田猎于此。
(5)伊:其,这个,此指畋猎。
(6)心赏:愉悦,欢喜,心有所悦。
(7)溟海:深色的大海,此指渤海。
(8)幽都:北方边远之地。旧称日落于此,万象阴暗,故名幽都,这里指幽州。《尚书·尧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孔传:“北称幽则南称明,从可知也。都,谓所聚也。”蔡沉集传:“朔方,北荒之地……日行至是,则沦于地中,万象幽暗,故曰幽都。”
(9)鹰隼:鹰和雕两种猛禽。《礼记·月令》:“(季夏之月)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鸷,四鄙入保。”此处指猎鹰。隼,又名鹘,一种凶猛善飞的鸟。
(10)驰骤:明活字本作“驰聚”。
(11)传呼:指指挥鹰隼和指示逃兽踪迹的呼唤声。
(12)榛莽:杂乱的草木丛。
(13)罹:遭受(苦难或不幸)。
(14)艰虞:艰难忧患。
(15)骍弓:调理好的弯弓。《诗经·小雅·角弓》:“骍骍角弓。”毛传:“骍骍,调利也。”
(16)晦:昏暗。
(17)无全躯:指猎物被鹰隼、弓矢、火燎等所伤而躯体不完整。
(18)工拙间:工巧与笨拙的差别。工拙,优劣,巧笨。间,差别。《吕氏春秋·知度》:“若此则工拙愚智勇惧可得以故易官。”
(19)指踪徒:即猎人。指踪,亦作“指纵”,发踪指示,即放鹰犬追捕逃兽,比喻指挥谋划。语本《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20)老氏训:老子的训导。指《老子》中“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等语。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高适的诗
相关推荐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建礼高秋夜,承明候晓过。
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钟多。
月迥藏珠斗,云消出绛河。
更惭衰朽质,南陌共鸣珂。
同元明过洪福寺戏题
洪福僧园拂绀纱,旧题尘壁似昏鸦。
春残已是风和雨,更着游人撼落花。
同崔邠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
虚院野情在,茅斋秋兴存。
孝廉趋下位,才子出高门。
乃继幽人静,能令学者尊。
江山归谢客,神鬼下刘根。
阶树时攀折,窗书任讨论。
自堪成独往,何必武陵源。
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
香界泯群有,浮图岂诸相。
登临骇孤高,披拂欣大壮。
言是羽翼生,迥出虚空上。
顿疑身世别,乃觉形神王。
宫阙皆户前,山河尽檐向。
秋风昨夜至,秦塞多清旷。
千里何苍苍,五陵郁相望。
盛时惭阮步,末宦知周防。
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
同左通老用陶潜还旧居韵
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归。
秋入汉水白,叶脱行人悲。
东西与南北,欲往还觉非。
勿云去年事,兵火偶脱遗。
可怜竛竮影,残岁聊相依。
天涯一尊酒,细酌君勿催。
持觞望江山,路永悲身衰。
百感醉中起,清泪对君挥。
同德精舍旧居伤怀
洛京十载别,东林访旧扉。
山河不可望,存没意多违。
时迁迹尚在,同去独来归。
还见窗中鸽,日暮绕庭飞。
同薛侍御登黎阳县楼眺黄河
倚槛恣流目,高城临大川。
九回纡白浪,一半在青天。
气肃晴空外,光翻晓日边。
开襟值佳景,怀抱更悠然。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
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