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蓬莱阁》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分三片。第一段勾画蓬莱仙境的背景。第二段转写绍兴故郡的特异风光。第三段前五句用“沧海桑田”事典。承上,点出“琼壶”;启下,转写“碧树人世”。但以下所写之“枪芽”“云根”“涎香”“娇龙”等物典,仍是实中有虚,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从“露草”句开始至终篇,用“今古秋声里"加以唱叹,将“蓬莱阁”这一主题融入历史时空。全词反复赞颂蓬莱阁为登临胜地,同时在其中插赞卧龙山的云雾茶和泉水,并抒发对葬于此地的古越文种大夫的感叹。
瑞龙吟·蓬莱阁
堕虹际。层观翠冷玲珑,五云飞起。玉虬萦结城根,澹烟半野,斜阳半市。
瞰危睇。门巷去来车马,梦游宫蚁。秦鬟古色凝愁,镜中暗换,明眸皓齿。
东海青桑生处,劲风吹浅,瀛洲清泚。山影泛出琼壶,碧树人世。枪芽焙绿,曾试云根味。岩流溅、涎香惯揽,娇龙春睡。露草啼清泪。酒香断到,文丘废隧。今古秋声里。情漫黯、寒鸦孤村流水。半空画角,落梅花地。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瑞龙吟·蓬莱阁》是吴文英初客绍兴时期的词作。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此词与《绛都春》之赋蓬莱阁灯屏不同,彼盛而此衰。疑此词作于宋亡之后,故中多吊古感慨语。(‘东海’三句)疑指宋亡而言,可为梦窗卒于临安破后之证。”吴文英生活在南宋灭亡前夕,杨铁夫认为他及见宋亡,《瑞龙吟·蓬莱阁》是在宋亡之后,吴文英亲见元兵攻入临安有感而作。这一点虽不能说已是定论,但作者已能痛感南宋灭亡在即则是不用置疑的。
翻译注释
翻译
正是彩虹向下悬垂的时机。层层楼观冷翠玲珑,巍然耸立,五色祥云,凌空飞举。白玉似的虬龙,盘绕在城垣根际,西去的斜阳,照射半个市区。
站在高处远眺,所有风光尽入这凝神流睇。门巷之间车来马去,真像是南柯一梦。经历了富贵荣华的蝼蚁。秦,山依然旧态,古色中平添愁绪,倒映历史画卷的镜湖,不知不觉物换星移,当时的明眸皓齿,如今去向哪里?
东方的沧海变成了青桑丛生的陆地,劲风吹起,大海明澈见底,瀛洲仙境,更显得清新无比。山影里托出个琼壶,传说中的仙山从海上泛起,碧绿的大树枝叶扶疏,跟人世间相差无几。“枪芽”般珍贵的嫩茶焙制出诱人的绿意,“云根”的神韵,品尝后便令人神迷。山崖上泉水倾泻,瀑布般飞迸撞击,海面的龙涎香回旋搅动,海底娇龙也失去春天的睡意。草叶上露珠闪烁晶莹,有如啼泣时的泪滴。酒的香氛到何处才能停歇,是文人的丘垅,废隧的穴隙。古今的巨大变化,全都融入秋声传出的信息。情绪不要枉自低沉,面前是“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树”这种诗意。还有,半空中传来,画角之声如诉如泣,还有,《梅花落》这一笛曲,乐声回旋,落向茫茫大地。
注释
(1)瑞龙吟:词牌名,又名“章台路”。以周邦彦《瑞龙吟·章台路》为正体,三段一百三十三字,前两段各六句、三仄韵,后一段十七句九仄韵。另有三段一百三十三字,前两段各六句、三仄韵,后一段十八句九仄韵;三段一百三十二字,前两段各六句、三仄韵,后一段十七句九仄韵等变体。
(2)蓬莱阁:在今浙江省绍兴市,是当地的一处登临胜地。
(3)五云:五色彩云。
(4)玉虬:虬龙。传说中的一种小龙。
(5)瞰:向下看,俯视。
(6)危睇:惊心刺目。睇,旁视,流盼。
(7)梦游宫蚁:用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故事。东平淳于棼,家住广陵郡东十里,宅南有大古槐一株。一日生解衣就枕,见二紫衣使者奉槐安国王之命请生人古槐之穴,并以公主妻之,历尽荣华。所生五男二女,男以门荫授官,女亦聘于王族,荣耀显赫,一时之盛,代莫比之。后国王疑忌,加以时议弹劾,乃命生暂归本里,一见亲族。俄出一穴,见本里闾巷,不改往日,生遂发寤如初,梦中倏忽,若度一世。生与二客寻槐下穴,掘穴究源,见大穴可容一榻,上有积土如城郭之状,二大蚁处小台之上,左右大蚁数十辅之,此其王矣。即槐安国都也。所谓“南柯一梦”,即指此而言。
(8)秦鬟:形容秦望山如美女发鬟。
(9)镜中:指秦望山倒映入镜湖。镜湖,又名鉴湖、长湖、太湖,在绍兴市南,汉代修筑的人工湖。
(10)东海青桑:用沧海桑田故事。《太平广记》卷六十引《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昔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
(11)瀛洲: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
(12)泚:清。
(13)琼壶:神话传说中的仙山。
(14)碧树:绿叶覆盖的树或长青树。此指仙山中的玉树、宝树。
(15)枪芽:指尚未舒展开的嫩茶芽叶。
(16)云根:本指深山云起之处,这里代指茶树。据《咸淳临安志》:“钱塘宝云庵产者,名宝云茶;下天竺香林洞产者,名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者,名白云茶。……又,宝严院垂云亭亦产茶。”
(17)岩流:指泉水。
(18)涎香:指龙涎香,喻水之名贵与香洌可口。
(19)露草:指草上的露水很快便会消失。
(20)丘:坟墓。
(21)隧:道路,墓道。又作水道解。
(22)秋声:秋季西风劲吹草木凋落所产生的肃杀之声。
(23)黯:黯然,沮丧、失意的样子。
(24)寒鸦孤村流水:化用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25)画角:指角声。角,古代管乐器,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制成,亦有铜制者,外施彩绘。发声哀厉高亢,多用于军中,以警昏晓。
(26)落梅花:即《梅花落》,笛曲名。因句式平仄要求而倒置,亦状梅花散落的季节特点。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瑞龙吟·春归路
春归路。弥望细草萋烟,夕阳殷树。朝来宣武坊南,东风烂漫,花开几处。
更延伫。仍忆梓花飘径,枣林环户。何人策蹇同游,被花赚取,纱笼好语。
休问唐宫遗事,沈香亭上,环妃仙舞。千载羽衣霓裳,风云如故。凝香裛露,犹诵青莲句。萦遐想、回阑深倚,长廊閒步。心逐余春去。蛮笺未尽,元都怨绪。云织愁千缕。何况又、匆匆连宵风雨。梵林梦绕,游丝飞絮。
瑞龙吟·秣陵岸
秣陵岸。遥想冻树髡烟,磊沙铺练。推篷一带平潮,暮鸦四起,荒城半掩。
步帷溅。因念上街泥雨,怒蹄冲汗。谁知瑟缩毡裘,短辕坐我,清吟自遣。
来去江淮何事,鬓丝催老,年光飘转。为说昔时梁园,歌舞都换。英辞妙墨,眼底邹枚贱。还孤忆、弓衣绣句,羊醪清宴。抵死风吹面,万山动影,空花历乱。笛里天涯远。愁絮里、江南何时吹散。挂檐素月,窥人游倦。
瑞龙吟·鳌溪路
鳌溪路。潇洒翠壁丹崖,古藤高树。林间猿鸟欣然,故人隐在,溪山胜处。久延伫。浑似种桃源里,白云窗户。灯前素瑟清尊,开怀正好,连床夜语。应是山灵留客,雪飞风起,长松掀舞。谁道倦途相逢,倾盖如故。
阳春一曲,总是关心句。何妨共、矶头把钓,梅边徐步。只恐匆匆去。故园梦里,长牵别绪。寂寞闲针缕。还念我、飘零江湖烟雨。断肠岁晚,客衣谁絮。
瑞龙吟·送司马祭酒省亲
秋光子。正遇月窟香清,天街凉早。
诸生云会都门,斯□□□,今朝出道。为亲老。
常念承颜无便,陈情有表。
□□暂许南归,捧觞戏綵,增延寿考。
金带绯袍趋拜,古□如此从来少。
司马相公曾孙,全尽忠孝。越山涑水,千载相辉耀。
娱亲暇、松风萝月,幽情倾倒。只恐丹山鸟。
口衔一纸天风晓。催入蓬壶岛。
东阁下,还将丝纶来草。燮调二气,万年熙皞。
瑞龙吟·题檗子填词图踵和清真韵
金阊路,应忆罢酒篱亭,暝烟笼树。
连宵秋遍芳塘,镜波尚照,云萍聚处。
枉凝伫,归向嫩凉庭院,绛河当户。
征鸿悄递瑶笺,发缄一笑,如闻俊语。
旋梦梅花下,满衣明月,邀君同舞。
从古画图溪山,词客如故。鹃红蝶绿,偷绣寒香句。
还遥想,金钗泥饮,琼箫征步。
卷里春来去,绿衫认取当年俊绪。休惜歌金缕。
期共谱、麋城重阳风雨,试听草际,万千虫絮。
瑞龙吟·和清真
横塘路。还又冶叶抽条,繁英辞树。
最怜老去方回,断魂尚恋,芳尘送处。悄延伫。
愁见唾茸珠络,旧时朱户。
蠹笺暗褪芸香,不堪重认,题红密语。
苦忆前游如梦,翠裙长曳,锦襜低舞。
巢燕归来,雕梁春好非故。馀哀零怨,写尽闲词句。
更谁见,梨云沁影,隔花微步。春共行云去。
吴蚕未蜕,犹牵病绪,织就愁千缕。
酿一寸,芳心黄梅酸雨。罘罳闷倚,倦怀谁絮。
瑞龙吟·寿吴丞相
双溪墅。重见种玉锄云,采花研露。遥知绿野芳浓,锦堂燕子,迎门共舞。近前语。还问去年山馆,旧经行处。西风鸿水边上,惊千里苑,梅英乍吐。几度月昏霜晓,望驰天北,驿传湘渚。冷艳暗香春寒,刬地清苦。
看看翠幄,青子江头路。才收尽、蛮烟瘴雨,初回轻暑。便忆南园趣。唤人况有,多情杜宇。此计非迟暮。都付与、和羹功成归去。海榴院落,长逢重午。
瑞龙吟·乙卯秋初,陪彊村翁游沪西园林,和清真,同檗子作
长堤路。还见翠冷侵苔,荫交迷树。
残蝉凄咽高柯,院桐未陨,新凉处处。忍停伫。
曾记绽桃春晚,笑窥帘户。
而今已觉秋多,画梁旧燕,临风倦语。
吹度荷香如醉,闹红亭馆,罗衣轻舞。
桑海泪中相看,人半新故。蛛尘罥壁,谁问笼纱句。
重回首、鸥乡过影,莎阶联步。逝水飘花去。
题襟尽有,吟情醉绪。平剪愁半缕。
斜照敛、无端西风催雨。闷怀又结,一天云絮。
瑞龙吟·崇效寺看牡丹用清真韵
城南路。还见绣陌横芜,绀墙欹树。
名花偏傍空王,石坛净扫,来寻胜处。小延伫。
无恙笑春人面,暖风当户。
酣香染彻仙衣,亸烟簇簇,翩翩欲语。
多少繁华姚魏,酒阑云散,销歌沈舞。
难得过门相呼,游侣逢故。钿车锦障,都入伤心句。
僧寮外、茶烟歇影,苔茵迟步。寸寸斜阳去。
何人向说,凭阑意绪。春事留残缕。
休更问、明朝无端风雨。对花慰藉,燕雏相絮。
瑞龙吟·虹桥展墓,归次周清真韵
虹桥路。凝望遍绕晴烟,半笼春树。
凭将栖息安排,倩魂自在,逍遥寄处。又凝伫。
因甚永抛佳景,闭藏深户。
归来冷落黄昏,只堪对镜,无言暗语。閒度。
春光流浪,惠风飘荡,群花飞舞。
回首旧情绵绵,离恨多故。池塘正绿,犹记秾华句。
凄清地、孤怀细想,空山徐步。愿也寻踪去。
最怜向晚,攒心万绪。还起愁千缕。
珠泪下,难禁双垂如雨。故人更说,一生兰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