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宋国有个人得了一块玉石,便把它献给司城子罕,子罕不肯收。献玉石的人说:“我给玉匠看了,玉匠说这是块宝石,所以我才敢把它献给您。”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石当作宝。如果你把玉石给了我,我们都失掉了自己的宝。还不如各自都保留自己的宝。”
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献玉的人很恭敬地说:“小人拥有玉,寸步难行,献出这个玉是想请求免于死难。”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子罕把它放在自己的乡里,让工匠替自己雕玉,(卖掉玉)使献玉人富有之后,让他回到家里。
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所以宋国的长者说: “子罕不是没有宝贝,而是他的宝贝与众不同啊。”要是把百两黄金与黄鹂鸟给一个婴儿选,他肯定要黄鹂鸟;把和氏之璧和百两黄金给一个鄙俗的人选,他必取黄金;把和氏之璧和有关道德的至理名言给贤者选,贤者必取至言。人的知识越精深,他的抉择也越精妙;只能看到糟粕的人,只会去获取糟粕。子罕所看到的精华就是最精华的东西啊。
注释
(1)或:有个人。
(2)得:得到。
(3)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4)示:给……看。
(5)故:所以。
(6)尔:代词,你。
(7)不若:不如。若,动词,如。
(8)人:各人,各自。
(9)稽首:叩头。
(10)长者:年高有德的人。
(11)搏黍:黄莺。
(12)儿子:婴儿。
(13)鄙人:鄙俗的人。
(14)道德之至言:合于道德准则的至理之言。至言,极其高超或高明的言论。至,极致,至极。
(15)其知弥精:知,通“智”,知识或智慧。精,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