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来仙洞早发道中

〔明代〕王守仁

霜风清木叶,秋意生萧疏。

冲星策晓骑,幽事将有徂。

股虫乱飞掷,道狭草露濡。

倾暑特早发,征夫已先途。

淅米石间溜,炊火岩中庐。

烟峰上初日,林乌相嘤呼。

意欣物情适,战胜癯色腴。

行乐信宇宙,富贵非吾图。

作品简介

《游来仙洞早发道中》是明代诗人王守仁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写景的诗。主要是描写去来仙洞途中的景致,动静相结合,小虫、草露、征夫、流水、雾蔼、啼鸟,有声有色。王守仁寄情于山水,但对道的追求却十分的挚着,在这首诗的最后,作者表示他最终的追求非是富贵行乐,而是道义,结尾两句由行乐联系到思想,使诗的主题大大升华。

翻译注释

翻译

霜风吹落了树叶,秋天的萧条已渐渐显现。

早晨迎着启明星策马前行,将去来仙洞探幽寻奇。

成群的小虫在空中乱飞,道路狭窄草露打湿衣服。

天气太热特意早早的出发,从役的征夫已行走在路途。

在山石流水间淘米,在山间的小屋里烧饭。

太阳初升雾蔼缭绕在山峰上,树林间有乌儿啼鸣。

心情舒畅觉得景物都很美,连瘦削的脸颊也渐渐显出了丰润。

现在才相信人世间重要的是行乐,但我追求的并不是富贵。

注释

(1)冲:冒、迎着。

(2)策:用鞭赶马。如《论语·雍也》:“将入门,策其马。”

(3)幽事:探幽的事。

(4)徂:据《尔雅》:“徂,往也”。

(5)倾暑:天气非常热。

(6)淅米:淘米。《说文》:“淅,洒米也。”

(7)烟峰:山峰雾蔼如烟。

(8)初日:太阳初升。

(9)物情适:对事物的感觉很好。

(10)癯色腴:消瘦肥胖的模样。

(11)宇宙:这里指人世间。

全文拼音版

yóuláixiāndòngzǎodàozhōng
shuāngfēngqīngqiūshēngxiāoshū
chōngxīngxiǎoyōushìjiāngyǒu
chóngluànfēizhìdàoxiácǎo
qīngshǔzǎozhēngxiān
shíjiānliūchuīhuǒyánzhōng
yānfēngshàngchūlínxiāngyīng
xīnqíngshìzhànshèng
xíngxìnzhòuguìfēi

作者介绍

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其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的诗

相关推荐

游岳麓寺

〔明代〕李东阳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

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鸪声里独凭栏。

游虎丘寺

〔宋代〕王禹偁

藓墙围着碧孱颜,曾是当年海涌山。

尽抱好峰藏院里,不教幽景落人间。

剑池草色经冬在,石座苔花自古斑。

珍重晋朝吾祖宅,一回来此便忘还。

游东田

〔南北朝〕谢朓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游赤石进帆海

〔南北朝〕谢灵运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游少林寺

〔唐代〕沈佺期

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

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游西山小记

〔明代〕李流芳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一望渺然。西山匌匒,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翠嶂,互相缀发。湖中菰蒲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予信宿金山及碧云、香山。是日,跨蹇而归。由青龙桥纵辔堤上。晚风正清,湖烟乍起,岚润如滴,柳娇欲狂,顾而乐之,殆不能去。

先是,约孟旋、子将同游,皆不至,予慨然独行。子将挟西湖为己有,眼界则高矣,顾稳踞七香城中,傲予此行,何也?书寄孟阳诸兄之在西湖者,一笑。

游子吟

〔唐代〕李益

女羞夫婿薄,客耻主人贱。

遭遇同众流,低回愧相见。

君非青铜镜,何事空照面。

莫以衣上尘,不谓心如练。

人生当荣盛,待士勿言倦。

君看白日驰,何异弦上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