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山不高而陡峭,山下濒临漓江,地狭故城窄,山陡如欲坠;颔联谓桂林是南方重镇,通往绝域的要冲,桂林城西北地势高,建有高楼,为全城所瞩目;颈联写传说江岸枫林中有鬼怪,白石潭中有蛟龙出没,骇人听闻;尾联说此地重淫祀,箫鼓之声伴随祷祝之举无休无止,更令人生愁。全诗写殊乡异俗,纯用白描,也十分工妙。
桂林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桂林》此诗应为李商隐于大中元年(847年)随桂管观察使郑亚宦游桂林时所作。大中元年(847年),桂管观察使郑亚邀请他往赴桂林任职,李商隐几乎没有犹豫便与之同行。在唐代官场,除了科举之路,还可以通过担任一些有势力官员的幕僚而得到举荐升迁的机会,李商隐时亦抱此打算。此诗为写当时当地的殊乡形胜、风俗而作,亦或为抒发其自身的异乡愁绪。
翻译注释
翻译
窄窄的城市依着壁立的山峰,满满的江水像与地面一起浮动。
向东南通向很远的地方,西北边又有高楼矗立在空中。
古老的青枫树藏有神灵,白石潭里躲着蛟龙。
这偏僻的处所在祷告什么,吹箫打鼓还伴着吟颂?
注释
(1)桂林:郡名。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4年)置。唐为桂州,治临桂(今桂林市)。《旧唐书·地理志》:“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武德四年(621年),置桂州总管府。后置桂管经略观察使,治桂州。”
(2)城窄山将压:柳宗元《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中载:“桂州多灵山,发地峭竖,林立四野。”此处与柳宗元所载相印证。
(3)江宽:指漓江水宽。江,指桂江、荔江。《通典》:“桂州有离水,一名桂江;又有荔水,亦曰荔江。”
(4)绝域:极远之地,此处指与桂州相接的“琼崖”,琼即今广东省琼山,崖即今海南省崖县。
(5)西北有高楼:此句用《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成句。高楼,或指雪观楼,见《桂海虞衡志》。
(6)神护青枫岸:南人风俗,枫树有神灵。据《南方草木状》:“五岭之间多枫木,岁久则生瘤瘿,一夕遇暴雷骤雨,其树赘暗长三五尺,谓之枫人,越巫取之作术,有通神之验。”
(7)白石湫:在桂林城北七十里,俗名白石潭。据曹学佺《名胜志》载,相传灵川县南二里有蛟精塘,昔藏妖蜃。南齐永明中始安内史裴昭明梦神女七人,自言为荆楚以南司祸福之神,此方为妖蜃所害,今当禁之于白石湫。先地湫水险恶,舟触必败,乃为建祠秩祀,水遂平。
(8)殊乡竟何祷:当时广西一带颇迷信鬼神巫卜,故此处有“殊乡竟何祷”。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桂林路中作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
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甲午除夜犹在桂林念致一弟使虏今夕当宿燕山会同馆兄弟南北万里感怅成诗
把酒新年一笑非,鹡鸰原上巧相违。
墨浓云瘴我犹住,席大雪花君未归。
万里关山灯自照,五更风雨梦如飞。
别离南北人谁免,似此别离人亦稀。
送谭八之桂林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
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嘉泰改元桂林大比与计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
九关虎豹看劲敌,万里鹍鹏竚剧谈。
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
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游桂林诸山记
凡山,离城辄远,惟桂林诸山离城独近。余寓太守署中,晡食后,即于于焉而游。先登独秀峰,历三百六级,诣其巅,一城烟火如绘。北下至风洞,望七星岩如七穹龟团伏地上。
次日,过普陀,到栖霞寺。山万仞壁立,旁有洞,道人秉火导入,初尚明,已而沉黑窅渺,以石为天,以沙为地,以深壑为池,以悬崖为幔,以石脚插地为柱,以横石牵挂为栋梁。未入时,土人先以八十余色目列单见示,如狮、驼、龙、象、鱼纲、僧磬之属,虽附会,亦颇有因。至东方亮,则洞尽可出矣。计行二里许。俾昼作夜,倘持火者不继,或堵洞口,则游者如三良殉穆公之葬,永陷坎窞中,非再开辟,不见白日。吁! 其危哉!所云亮处者,望东首,正白,开门趋往,扪之,竟是绝壁。方知日光从西罅穿入,反映壁上作亮,非门也。世有自谓明于理,行乎义,而终身面墙者,率类是矣。
次日,往南薰亭,堤柳阴翳,山淡远萦绕,改险为平,别为一格。
又次日,游木龙洞。洞甚狭,无火不能入,垂石乳如莲房半烂,又似郁肉漏脯,离离可摘,疑人有心腹肾肠,山亦如之。再至刘仙岩,登阁望斗鸡山,两翅展奋,但欠啼耳。腰有洞,空透如一轮明月。
大抵桂林之山,多穴,多窍,多耸拔,多剑穿虫啮,前无来龙,后无去踪,突然而起,戛然而止;西南无朋,东北丧偶;较他处山尤奇。余从东粤来,过阳朔,所见山,业已应接不暇。单者,复者,丰者,杀者,揖让者,角斗者,绵延者,斩绝者,虽奇鸧九首,獾疏一角,不足喻其多且怪也。得毋西粤所产人物,亦皆孤峭自喜,独成一家者乎?
记岁丙辰,余在金中丞署中,偶一出游,其时年少不省山水之乐。今隔五十年而重来,一丘一壑,动生感慨,矧诸山可喜、可愕哉!虑其忘,故咏以诗;虑未详,故又足以记。
瞿公子元錥将往桂林不得达而归赠之以诗
不成南去又东还,行尽吴山与越山。
万里一身天地外,五年方寸虎豺间。
厓门浪拍行人舸,桂岭云遮驿使关。
我望长安犹不见,愁君何处访慈颜。
水调歌头·桂林中秋
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尝心亭上唤客,追忆去年游。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
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去年明月依旧,还照我登楼。楼下水明沙静,楼外参横斗转,搔首思悠悠。老子兴不浅,聊复此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