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出自《庄子·齐物论》。
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
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他很喜欢猕猴,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们的心意,猴子们也能够了解宋公的心思。那人减少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猴子们的欲望。然而过了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
他想要限制猴子们吃橡粟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们不听从自己,就先瞒哄猕猴们:“(我)给你们橡粟,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够吗?”猴子们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粟,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够吗?”猴子们听后都服服帖帖了。
注释
(1)狙公:养猴子的老头。
(2)解:了解,理解,懂得。
(3)狙:猴子。
(4)意:心意。
(5)得公之心:了解养猴老人的心思。得:懂得。
(6)损:减。
(7)口:口粮。
(8)充:满足。
(9)欲:欲望,要求。
(10)俄而:一会儿,不久。
(11)匮:缺乏。
(12)限:限制。
(13)恐:恐怕。
(14)驯: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
(15)诳:欺骗。
(16)之:代词,它,代指猴子们。
(17)与:给。
(18)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
(19)芧:橡树的果实,俗称“橡实”。
(20)朝:早上。
(21)足:够,足够。
(22)众:所有的。
(23)皆:都。
(24)起而怒:一齐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25)伏而喜:都很高兴地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庄子的诗
相关推荐
朝中措·代谭德称作
怕歌愁舞懒逢迎,妆晚托春酲。总是向人深处,当时枉道无情。
关心近日,啼红密诉,剪绿深盟。杏馆花阴恨浅,画堂银烛嫌明。
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朝天子·邸万户席上二首
柳营,月明,听传过将军令。高楼鼓角戒严更,卧护得边声静。横槊吟情,投壶歌兴,有前人旧典型。战争,惯经,草木也知名姓。
虎韬,豹韬,一览胸中了。时时佛拭旧弓刀,却恨封侯早。夜月铙歌,春风牙纛,看团花锦战袍。鬓毛,木雕,谁便道冯唐老。
朝中措·赠赵梅壑
吴山相对越山青。湘水一春平。粉字情深题叶,红波香染浮萍。
朝云暮雨,玉壶尘世,金屋瑶京。晚雨西陵潮讯,沙鸥不似身轻。
朝天曲·沛公
沛公,大风,也得文章用。却教猛士叹良弓,多了游云梦。
驾驭英雄,能擒能纵,无人出彀中。后宫,外宗,险把炎刘并。
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
朝来曲
月昃鸣珂动,花连绣户春。
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
朝天曲·挂冠
挂冠,弃官,偷走下连运栈。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扬岸。
满地白云,东风吹散,却遮了一半山,严子陵钓滩,韩元帅将坛,那一个无忧患。
朝天子·春思
见他,问咱,怎忘了当初话?东风残梦小窗纱,月冷秋千架。
自把琵琶,灯前弹罢。春深不到家,五花、骏马,何处垂杨下。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
君登金华省,我入银台门。
幸遇圣明主,俱承云雨恩。
复此休浣时,闲为畴昔言。
却话山海事,宛然林壑存。
明湖思晓月,叠嶂忆清猿。
何由返初服,田野醉芳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