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裌衣新著倦琴书,散策池塘返照初。
穿着新做成的夹衣,在春日有些困倦,懒得再弹琴看书,因春困而策杖散步在池塘周围,这时太阳才刚刚照到池面上,反射着光芒。
翠碧黄鹂相续去,荇丝深处见游鱼。
自己在池水周围散步,翠碧鸟和黄鹂受惊而起,相继飞去,自己只得低头观赏在荐丝深处穿来穿去的游鱼。
注释
(1)散策:策杖散步。
(2)翠碧:鸟名,其羽毛是翠碧色。
(3)荇丝:即荇菜,一种多年生水草。
裌衣新著倦琴书,散策池塘返照初。
翠碧黄鹂相续去,荇丝深处见游鱼。
裌衣新著倦琴书,散策池塘返照初。
穿着新做成的夹衣,在春日有些困倦,懒得再弹琴看书,因春困而策杖散步在池塘周围,这时太阳才刚刚照到池面上,反射着光芒。
翠碧黄鹂相续去,荇丝深处见游鱼。
自己在池水周围散步,翠碧鸟和黄鹂受惊而起,相继飞去,自己只得低头观赏在荐丝深处穿来穿去的游鱼。
(1)散策:策杖散步。
(2)翠碧:鸟名,其羽毛是翠碧色。
(3)荇丝:即荇菜,一种多年生水草。
《春日五首·其三》是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的春日组诗之一,以细腻笔触描绘春日黄昏的闲适之趣。前两句通过"裌衣"(春装)和"散策"(拄杖漫步)的细节,展现文人雅致生活;后两句以"黄鹂飞去"与"游鱼浮现"形成动静相宜的画面,其中"荇丝深处见游鱼"尤为精妙,在有限空间营造出深邃的意境。全诗语言清新自然,色彩明快(翠碧、黄鹂、荇丝),体现了秦观"词笔为诗"的婉约风格,是宋代文人生活美学的典型写照。
这五首诗为一完整的组诗,是秦观于元祐年间(1086~1094年)在京师供职秘书省校对黄本书籍时所作。这组诗也并非同作于一朝或一夕,而是随时有感而发,信口吟出,随手拈来,同为春时所写,故曰“春日五首”。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
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冬尽西归满山雪,春初复来花满山。
白鸥乱浴清溪上,黄鸟双飞绿树间。
物色变迁随转眼,人生岂得长朱颜。
好将吾道从吾党,归把鱼杆东海湾。
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
落花寂寂黄昏雨,深院无人独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