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五首·其三

〔宋代〕秦观

裌衣新著倦琴书,散策池塘返照初。

翠碧黄鹂相续去,荇丝深处见游鱼。

作品简介

《春日五首·其三》是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的春日组诗之一,以细腻笔触描绘春日黄昏的闲适之趣。前两句通过"裌衣"(春装)和"散策"(拄杖漫步)的细节,展现文人雅致生活;后两句以"黄鹂飞去"与"游鱼浮现"形成动静相宜的画面,其中"荇丝深处见游鱼"尤为精妙,在有限空间营造出深邃的意境。全诗语言清新自然,色彩明快(翠碧、黄鹂、荇丝),体现了秦观"词笔为诗"的婉约风格,是宋代文人生活美学的典型写照。

创作背景

这五首诗为一完整的组诗,是秦观于元祐年间(1086~1094年)在京师供职秘书省校对黄本书籍时所作。这组诗也并非同作于一朝或一夕,而是随时有感而发,信口吟出,随手拈来,同为春时所写,故曰“春日五首”。

翻译注释

翻译

穿着新做成的夹衣,在春日有些困倦,懒得再弹琴看书,因春困而策杖散步在池塘周围,这时太阳才刚刚照到池面上,反射着光芒。

自己在池水周围散步,翠碧鸟和黄鹂受惊而起,相继飞去,自己只得低头观赏在荐丝深处穿来穿去的游鱼。

注释

(1)散策:策杖散步。

(2)翠碧:鸟名,其羽毛是翠碧色。

(3)荇丝:即荇菜,一种多年生水草。

全文拼音版

chūnshǒu··sān
jiāxīnzhejuànqínshūsànchítángfǎnzhàochū
cuìhuángxiāngxìngshēnchùjiànyóu

作者介绍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北宋著名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婉约清丽,多写男女情思与羁旅愁绪,《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满庭芳》"山抹微云"等皆为传世名篇。诗风精致,散文亦佳。虽受苏轼赏识,但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晚年放还途中卒于藤州。作为北宋婉约词派代表,其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对周邦彦、李清照等影响深远,著有《淮海集》,与黄庭坚并称"秦七黄九"。

秦观的诗

相关推荐

春日忆李白

〔唐代〕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春夕

〔唐代〕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春归

〔唐代〕杜甫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

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春日寄怀

〔唐代〕李商隐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春宿左省

〔唐代〕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行

〔明代〕王守仁

冬尽西归满山雪,春初复来花满山。

白鸥乱浴清溪上,黄鸟双飞绿树间。

物色变迁随转眼,人生岂得长朱颜。

好将吾道从吾党,归把鱼杆东海湾。

春愁

〔唐代〕韦庄

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

落花寂寂黄昏雨,深院无人独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