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二首·其二

〔两汉〕曹操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坠。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专征。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道。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秬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姬昌受封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殷朝土地为三份,他有其中两分。

修奉贡献,臣节不坠。

整治贡品来进奉,不失臣子的职责。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只因为崇侯进谗言,而受冤拘禁。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专征。

后因为送礼而赦免,受赐斧钺征伐的权利。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他被孔丘称赞,品德高尚地位显。始终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传遍。

齐桓之功,为霸之道。

齐桓公拥周建立功业,存亡继绝为霸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聚合诸侯捍卫中原,匡正天下功业千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号令诸侯以匡周室,主要靠的不是武力。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行为磊落不欺诈,美德流传于身后。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孔子赞美齐桓公,也称赞管仲。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百姓深受恩惠,天子赐肉与桓公,命其无拜来接受。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桓公称小白不敢,天子威严就在咫尺前。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晋文公继承来称霸,亲身尊奉周天王。

受赐圭瓒,秬鬯彤弓。

周天子赏赐丰厚,仪式隆重。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晋文公声望镇诸侯,从其风者受尊重。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威名八方全传遍,名声仅次于齐桓公。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佯称周王巡狩,招其天子到河阳,因此大众议论纷纷。

注释

(1)周西伯昌:即周文王,名昌,姬姓。殷商时为诸侯,居于岐山之下,被封为西伯。

(2)怀此圣德:《诗经·大雅·文王》有“文王在上,於昭于天”、“亹亹文王,令闻不已”、“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诗经·小雅·伐木》反映了周文王“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孔子曾谓“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3)贡献:谓进奉,进贡。《荀子·正论》谓“夫是之谓视形势而制械用,称远近而等贡献。”

(4)节:礼仪、规矩、纪律。

(5)坠:失去。《国语·晋语》“敬不坠命。”

(6)赦原:赦免原谅其过。

(7)征伐:古代帝王授予诸侯,将帅掌握军旅的特权,不待天子之命,得自专征伐。《竹书纪年》帝辛三十三年:“王(纣王)锡命西伯(姬昌)得专征伐。”《白虎通·考黜》:“好恶无私执义不倾,赐以弓矢,使得专征。”商纣王闻崇侯虎称“西伯昌与子发及旦,皆圣人也,欲证姬昌是否有圣人之能,便杀质于殷的姬昌长子伯邑考,并烹为羹以赐西伯”。又谓“圣人当不食其子羹”。姬昌知纣王意,忍悲喜而食羹。纣王听说,便谓:“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纣王据此以为西伯姬昌并无圣能,便生赦意。又西伯之臣闳夭、散宜生进贡“有莘氏之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之九驷,及奇怪之物”。纣王喜谓“此一物(指有莘氏之美女)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于是赦西伯罪。西伯被释放后,向纣王献出洛西之地,以表示效忠,并请求废除炮烙之刑。纣王以为姬昌诚信,许其所请,且赏赐西伯姬昌弓、矢、斧、钺,授权他可以讨伐不听命的诸侯,得专征伐。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汉献帝曾下诏“君(曹操)纠虔天刑,章厥有罪,犯关干纪,莫不诛殛”。曹操在此举文王故事,实为自赞献帝诏己得专征伐甚宜。

(8)为仲尼所称:孔子赞美周文王当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情况下,仍能“以服事殷”,并盛赞“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矣”。曹操举文王例以证明他自己正在效法周文王,现在也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能忠心事汉,喻自德足堪与周文王相伯仲。

(9)殷:朝代名。商的第十代君王盘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邑(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因而商也被称为殷。《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10)不以兵车:指齐桓公称诸侯以匡周室,主要靠的不是武力,主要靠的完全落实了取信于诸侯和周室的如前所述的八条得力措施。

(11)夷吾:即管仲(?—公元前645年),即管敬仲。春秋时期政治家。《论语·宪问》:“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谓:“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2)小白:齐桓公名。吕世安《中华全史演义》:“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襄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下拜登受。”此即曹操所指的齐桓公虽有大功于周,却不敢受周襄王所赐之大礼事。

(13)天威:古谓天的威灵。《尚书·泰誓上》:“肃将天威。”引申指帝王的威严。《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

(14)在颜:即不违颜意,即特别亲切地感受到了天子的威严。

(15)彤弓:朱红色的弓。古代诸侯有大功时,天子赏赐弓矢,使“专征伐”。彤弓就是其中之一。

(16)矢千:一千支箭。矢,即箭。

(17)河阳:古县名,春秋晋邑(今河南孟县西)。

短歌行二首·其二拼音版

duǎnxíngèrshǒu··èr
zhōu西chāng怀huáishèng
sānfēntiānxiàéryǒuèr
xiūfènggòngxiànchénjiézhuì
chónghóuchánzhīshì
hòujiànshèyuánzhīyuè使shǐzhuānzhēng
wéizhòngsuǒchēngxíngyóufèngshìyīnlùnměi
huánzhīgōngwéizhīdào
jiǔzhūhóukuāngtiānxià
kuāngtiānxiàbīngchē
zhèngérjuéchuánchēng
kǒngsuǒtànbìngchēngmínshòuēn
miàozuòmìngxiàbài
xiǎobáigǎněrtiānwēizàiyánzhǐchǐ
jìnwéngōngfèngtiānwáng
shòuguīzànchàngtónggōng
gōngshǐqiānbēnsānbǎirén
wēizhūhóushīzhīsuǒzūn
fāngwénzhīmínghuán
yángzhīhuìzhàchēngzhōuwángshìmíngfēn

作品简介

《短歌行》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是汉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是第二首,表明作者在有生之年只效法周文王姬昌,绝不作晋文公重耳,向内外臣僚及天下表明心迹,使他的内外政敌都无懈可击。这两首诗是政治性很强的作品,而其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中。

全诗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历来被视为曹操的代表名作之一。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魏政权的奠基者。他统一北方,实行屯田制,唯才是举,奠定曹魏基业。其诗慷慨悲凉,开创“建安风骨”,代表作《短歌行》《观沧海》等气魄雄浑。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世称“魏武帝”,其文治武功与文学成就对三国历史影响深远,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又备受推崇的复合型人物。曹操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短歌行

〔两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

〔魏晋〕陆机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扬。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短歌可咏,长夜无荒。

短歌行

〔魏晋〕曹丕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灵倏忽,弃我遐迁。

靡瞻靡恃,泣涕连连。

呦呦游鹿,草草鸣麑。

翩翩飞鸟,挟子巢枝。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

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

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短歌行

〔唐代〕李白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短歌行

〔唐代〕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短歌行二首·其一

〔唐代〕白居易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出为白昼入为夜,圆转如珠住不得。

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

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

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

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颓。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且强饮一杯。

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老到来。

短歌行

〔两汉〕曹叡

翩翩春燕,端集余堂。

阴匿阳显,节运自常。

厥貌淑美,玄衣素裳。

归仁服德,雌雄颉颃。

执志精专,絜行驯良。

衔土缮巢,有式宫房。

不规自圆,无矩而方。

短歌行

〔唐代〕聂夷中

八月木阴薄,十叶三堕枝。

人生过五十,亦已同此时。

朝出东郭门,嘉树郁参差。

暮出西郭门,原草已离披。

南邻好台榭,北邻善歌吹。

荣华忽销歇,四顾令人悲。

生死与荣辱,四者乃常期。

古人耻其名,没世无人知。

无言鬓似霜,勿谓事如丝。

耆年无一善,何殊食乳儿。

短歌行

〔唐代〕张籍

青天荡荡高且虚,上有白日无根株。

流光暂出还入地,使我年少不须臾。

与君相逢勿寂寞,衰老不复如今乐。

玉卮盛酒置君前,再拜愿君千万年。

短歌行

〔魏晋〕傅玄

长安高城,层楼亭亭。

干云四起,上贯天庭。

蜉蝣何整,行如军征。

蟋蟀何感,中夜哀鸣。

蚍蜉愉乐,粲粲其荣。

寤寐念之,谁知我情。

昔君视我,如掌中珠。

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昔君与我,如影如形。

何意一去,心如流星。

昔君与我,两心相结。

何意今日,忽然两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