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唐代〕李峤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

羽骑参差花外转,霓旌摇曳日边回。

还将石溜调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

銮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皇台。

作品简介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唐中宗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颔联写皇帝的仪仗,颈联写宴会对酒当歌的盛况,尾联写宴后公主庄园依然沉浸在受宠若惊的氛围之中。全诗合辙押韵,讲究平仄,章法严整,起承转合自然,是一首格律规范的律诗。

创作背景

李峤是太平公主提携的宰相(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之一。这首诗作于公元709年(唐中宗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太平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亲妹妹,为长公主。当时唐中宗去看望太平公主,席间命臣下以此事为题作诗,李峤就作了这首七律。

翻译注释

翻译

公主的山中别墅对着云霞的门户打开,天子春日巡行的队伍惊天动地地到来。

羽林军的骑兵参差纵横的队列在花外巡逻,缀有五色羽毛的旗帜迎风飘扬,沿着帝王左右回宫。

宴会上用岩石间的水流声来调节琴曲,又仿佛把山峰云霞的倒影倾入酒杯中。

皇帝的銮驾早已经离开南庄的景色之地,阵阵箫声还依然萦绕在凤凰台的周围。

注释

(1)主家山第:公主家的庄园,即题中说的南庄。山第:山中别墅。

(2)春游:指帝王春日巡行。

(3)羽骑:羽林军的骑兵。

(4)霓旌:缀有五色羽毛的旗帜,为古代帝王仪仗之一。亦借指帝王。

(5)曳:一作“飏”。

(6)日边:比喻京师附近或帝王左右。

(7)石溜:石头底的溪水。

(8)銮辂:天子王侯所乘之车。

(9)乌鹊渚:南庄的景致。

(10)凤皇台:指南庄。凤皇:即凤凰。

全文拼音版

fèngchūchūnxìngtàipínggōngzhǔnánzhuāngyīngzhì
zhǔjiāshānjiēyúnkāitiānzichūnyóudònglái
cānchàhuāwàizhuǎnjīngyáobiānhuí
háijiāngshíliūdiàoqíngèngfēngxiájiǔbēi
luánquèzhǔxiāoshēngyóuràofènghuángtái

作者介绍

李峤(约645—714),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诗人、宰相。弱冠进士及第,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三度拜相。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其诗多应制奉和之作,五律尤工,《风》《汾阴行》等篇传诵甚广。编有《杂咏诗》120首,以咏物见长,开创唐代大型咏物组诗先河。虽为宫廷诗人,但诗风清丽,对律诗发展有促进作用。《全唐诗》存其诗五卷,在初唐宫廷诗人中成就突出。

李峤的诗

相关推荐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唐代〕杜甫

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

气冲星象表,词感帝王尊。

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

倚风遗鶂路,随水到龙门。

竟与蛟螭杂,空闻燕雀喧。

青冥犹契阔,陵厉不飞翻。

儒术诚难起,家声庶已存。

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

欲整还乡旆,长怀禁掖垣。

谬称三赋在,难述二公恩。

奉试明堂火珠

〔唐代〕崔曙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唐代〕杜甫

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

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