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以"玉楼明月"起兴,通过"柳丝袅娜""草萋萋"等春日意象,烘托女子对离人的思念。下阕"香烛销泪""花落鸟啼"的凄美意境,与"绿窗残梦"的朦胧惆怅相呼应,在44字中构建出时空交错、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展现了温庭筠婉约深致的词风。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60年),延续温庭筠擅长的闺怨题材,词中"玉楼""画罗"等物象折射晚唐贵族生活,"送君马嘶"的离别场景与"子规啼"的暮春意象,暗含时代动荡中文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普遍忧思。
翻译注释
翻译
明月把楼阁拥在怀抱里,月光弥漫着我的回忆。袅娜的柳丝轻舞着春的娇柔,门外的芳草含情萋萋。我送君远别,直到马的嘶鸣消逝在天际。
而今独伴画屏翡翠鸟,看香烛落泪人也泪滴。落花时节,愁听子规声声哀啼,当晨曦映亮淡绿的窗纱,残乱的梦已模糊迷离。
注释
(1)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也用作曲牌名。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2)玉楼:华丽的楼阁,是对楼的美称。
(3)袅娜:轻柔细长的样子。
(4)春无力:即春风无力,用以形容春风柔软。
(5)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吴本《花间集》作“凄凄”。
(6)画罗:此当指有画饰的罗帐,或指灯罩。
(7)金翡翠:即画罗上金色的翡翠鸟。
(8)香烛:指精美的蜡烛或掺有香料的蜡烛,亦是对烛的美称。
(9)销成泪:蜡烛燃烧后垂下的蜡滴比作眼泪。
(10)子规:鸟名,即杜鹃,叫声凄绝,据说啼时流血不止。
(11)绿窗:绿色纱窗,借指女子居室。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
菩萨蛮·回文冬闺怨
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雪。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
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
菩萨蛮·杭妓往苏迓新守
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萧瑟。不见许飞琼,瑶台空月明。
清香凝夜宴,借与韦郎看。莫便向姑苏,扁舟下五湖。
菩萨蛮·商妇怨
春时江上廉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
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菩萨蛮·咏梅
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菩萨蛮·玉钗风动春幡急
玉钗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楼上望卿卿,窗寒新雨晴。
熏炉蒙翠被,绣帐鸳鸯睡。何处有相知?羡他初画眉。
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菩萨蛮·飘蓬只逐惊飙转
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立马认河流,茂陵风雨秋。
寂寥行殿索,梵呗琉璃火。塞雁与宫鸦,山深日易斜。
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
菩萨蛮·新月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遥认玉帘钩,天孙梳洗楼。
佳人言语好,不愿求新巧。此恨固应知,愿人无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