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曲

〔金代〕元好问

游丝落絮春漫漫,西楼晓晴花作团。

楼中少妇弄瑶瑟,一曲未终坐长叹。

去年与郎西入关,春风浩荡随金鞍。

今年匹马妾东还,零落芙蓉秋水寒。

并刀不剪东流水,湘竹年年泪痕紫。

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重城车马红尘起,干鹊无端为谁喜?

镜中独语人不知,欲插花枝泪如洗。

作品简介

《西楼曲》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含蓄地道出男方在战乱中死去,人天永隔,女方从此坠入绝望的相思。全诗娓娓叙来,缠绵悱恻,用笔婉曲,抒情浓烈,触景生情,情真意切。

创作背景

《西楼曲》该诗是诗人晚年创作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该诗的体式(歌行)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多见,有悠久而且优良的传统,汉代《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便是歌行体的代表作,而这首诗正是在这种传统风格的影响下写的。金亡后,诗人绝意功名,以遗臣自居,隐居不仕,该诗就是他晚年居住在东平时的心情状态。该诗当有本事,唯不可考而已。

翻译注释

翻译

空中飘荡着游丝柳絮,融和的春色漫漫无边,西楼的拂晓晴空明朗,一丛丛鲜花成簇成团。

楼中的少妇调弄着瑶瑟,一曲未终便凄然长叹。

遥想去年我伴着情郎,雀跃着向西进入潼关,和煦的春风浩浩荡荡,一路伴随着华丽的马鞍。

今年却只剩单人匹马,满怀着忧愁我黯然东还,秋风凋落了荷花的蕊瓣,深秋的碧水一片惨寒。

并州的剪刀锋利无比,剪不断的哀愁恰似东流水,湘妃竹年复一年,溅上的泪痕点点红紫。

海枯石烂永不分离的鸳鸯,只应是双双同飞双双共死。

只见那城里车马欢驰,喧嚣的红尘四处扬起,喜鹊在树上喳喳连声,无来由替谁这么欢喜?

我对着镜中独自诉说,没人能知道我的心事,正要往头上插上花枝,骤然间不禁悲泪如洗。

注释

(1)西楼曲:为作者即事名篇的乐府新题。

(2)游丝:蜘蛛或其它昆虫吐的丝,因为飘荡在空中,故称为游丝。

(3)落絮:飘落的柳絮杨花。

(4)漫漫:广阔无边的样子。

(5)花作团:谓春花盛开,集束如团。

(6)瑶瑟:名贵的瑟。瑟:古代弹拨乐器。

(7)坐:副词,表示便、就、顿时等意思。

(8)入关:指进入关中地区。关:指潼关,是古代关中与中原地区间的重要关隘。

(9)金鞍:华贵的马具,代指名马。

(10)芙蓉:荷花。

(11)并刀不剪东流水:谓并刀虽锋利,却剪不断绵长如流水的相思。该句化用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的“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成句。并刀,古代并州(今山西太原)生产的刀剪,以锋利著称。东流水,比喻少妇的忧愁。

(12)湘竹:湘妃竹,亦称斑竹。传说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娥皇、女英泪洒竹上,成棕色斑纹。这里是借用湘妃竹的典故暗示少妇的丈夫客死他乡。

(13)合:应当,应该。

(14)重城:古代的大城市常有内、外两道城墙相重,因此称为重城。这里指内城。

(15)干鹊:就是喜鹊。因它喜干恶湿,天晴则噪,因此称为干鹊。

(16)无端:没有缘故,没有理由。

(17)镜中独语:谓临镜自言自语。

全文拼音版

西lóu
yóuluòchūnmànmàn西lóuxiǎoqínghuāzuòtuán
lóuzhōngshǎonòngyáowèizhōngzuòzhǎngtàn
niánláng西guānchūnfēnghàodàngsuíjīnān
jīnniánqièdōngháilíngluòróngqiūshuǐhán
bìngdāojiǎndōngliúshuǐxiāngzhúniánniánlèihén
hǎishílànliǎngyuānyāngzhǐshuāngfēi便biànshuāng
chóngchéngchēhóngchéngānquèduānwèishuí
jìngzhōngrénzhīchāhuāzhīlèi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金兴定五年进士,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潜心著述。其诗沉郁苍劲,堪称金代诗坛巨擘,《论诗三十首》系统阐述诗歌理论,《岐阳三首》写亡国之痛,感人至深。词作兼有豪放、婉约之风,《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传诵千古。编有《中州集》保存金源文献,著有《遗山集》。

元好问的诗

相关推荐

西施

〔唐代〕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江月·咏梅

〔宋代〕苏轼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西湖念语

〔宋代〕欧阳修

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士。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

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若于无人。

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前言可信。所有虽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阵薄伎,聊佐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