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品简介

《梅花》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五言绝句,以梅花为意象寄托孤高坚贞的品格。前两句以"墙角""凌寒"凸显梅花处境的孤寂与生命的顽强;后两句通过"不是雪"的否定与"暗香"的肯定,在视觉与嗅觉的转换间,展现梅花的内在神韵。全诗语言简净而意蕴丰厚,以物喻人,体现了王安石晚年诗风"瘦硬清峻"的艺术特色,成为宋代咏梅诗中的典范之作。

创作背景

《梅花》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退居钟山(今南京)时期(约1076年后)。历经变法风波后,诗人借梅花自喻,以"凌寒独开"表明在政治逆境中不改其志的节操。作品既承续了林逋"暗香浮动"的咏梅传统,又以哲理性思考提升意境,反映了宋代士大夫将自然意象人格化的审美倾向,对后世咏物诗影响深远。

翻译注释

翻译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地。

(3)知:知道。

(4)为:因为。

(5)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全文拼音版

méihuā
qiángjiǎoshùzhīméilínghánkāi
yáozhīshìxuěwèiyǒuànxiānglái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江西临川人。他主持“熙宁变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等新政,力图富国强兵,虽争议巨大却影响深远。文学成就斐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峭拔简劲,政论犀利,代表作《元日》《泊船瓜洲》等传诵千古。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潜心著述。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其改革精神与文学造诣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