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

〔宋代〕林逋

纤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

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作品简介

《猫儿》是北宋隐逸诗人林逋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歌以自家所养猫儿为题材,语言诙谐而意蕴深远。前两句“纤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描绘小猫垂钓溪鱼、饱餐后慵卧花荫的闲适之态,暗合诗人隐逸生活的自得其乐;后两句笔锋一转,以“鼠嫌贫不到”解释猫不捕鼠的原因——因家贫无鼠可捕,而非猫儿怠惰(“尸素”化用《汉书》“尸位素餐”之典),既为猫开脱,又自嘲清贫,在幽默中透出超然物外的洒脱。全诗以小见大,借猫写人,展现林逋“梅妻鹤子”般与自然生灵共融的隐士情怀。

创作背景

《猫儿》此诗创作于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期间(约公元1000年后)。诗人终身不仕不娶,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生活清贫却志趣高洁。宋代士大夫阶层盛行养猫之风,林逋此诗以猫喻己,借“鼠嫌贫不到”暗指不与世俗权贵(“鼠”喻趋利之徒)往来,“莫惭尸素”则表明自己虽无功业却不改其乐的隐逸立场。该诗是林逋少有的谐趣之作,与其《山园小梅》的孤高形成互补,共同塑造了隐士的立体形象。

翻译注释

翻译

我用细线钓得小溪里的鱼,猫儿吃饱了就在花荫中一躺,无所事事。

老鼠嫌贫不到我家,猫儿可别离我而去啊,不要因住在我家无所事事而惭愧。

注释

(1)嫌:怨仇,不满意。

(2)贫:穷,缺乏财物。

(3)惭:惭愧。

(4)尸素:即“尸位素餐”,指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食俸禄。

(5)庐:简陋的小屋。

全文拼音版

māoér
xiāngōushíxiǎobǎohuāyīnxìngyǒu
shìshǔxiánpíndàocánshīzài

作者介绍

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著名隐逸诗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自幼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但性情孤高淡泊,厌弃世俗名利。长期隐居杭州西湖孤山,足迹不及城市二十余年。终生不仕不娶,唯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其诗风格澄澈淡远,多写隐逸生活和西湖美景,尤以咏梅诗著称,《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千古名句。卒谥“和靖先生”,有《林和靖诗集》传世。

相关推荐

世无良猫

〔清代〕乐钧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恐,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是无猫邪,是不会蓄猫也。

赠猫·其一

〔宋代〕陆游

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

时时醉薄荷,夜夜占氍毹。

鼠穴功方列,鱼餐赏岂无。

仍当立名字,唤作小於菟。

猫说

〔明代〕薛瑄

余家苦鼠暴,乞诸人,得一猫,形魁然大,爪牙铦且利。余私计鼠暴当不复虑矣,以其未驯也,絷维以伺,候其驯焉。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类有能者,恐其噬己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

既而以其驯也,遂解其维絷。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遽起而捕之;比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余曰:“勿庸。物之有能者必有病,噬鸡是其病也,独无捕鼠之能乎?”

遂释之矣。已则伈伈泯泯,饥哺饱嬉,一无所为。群鼠复潜视,以为彼将匿形致己也,犹屏伏不敢出。

既而鼠窥之益熟,觉其无他异,遂历穴相告曰:“彼无为也。”

遂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余方怪甚。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过半矣。余之家人执之至前,数之曰:“天之生材不齐,有能者必有病;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之病,真天下之弃才也哉!”

遂笞而放之。

猫说

〔明代〕刘元卿

齐奄家畜一猫,号于人曰:“虎猫”。

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曰‘龙猫’。”

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

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亡,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

东里丈人嗤之曰:“猫即猫耳,胡为自失本真哉?”

乞猫

〔明代〕刘基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