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作品简介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为《辋川集》二十首之一。全诗以"独坐"起笔,"弹琴复长啸"勾勒隐士闲情,"深林人不知"写尽孤高之境,"明月来相照"收束于天人合一的禅意。短短四句构建出空灵澄澈的意境,语言简淡而韵味悠长,堪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艺术特色的典范之作。

创作背景

《竹里馆》此诗创作于天宝年间(742-756),王维隐居蓝田辋川别业时期。诗人中年丧妻后潜心佛学,于终南山麓营建园林,与道友裴迪唱和成《辋川集》。诗中"幽篁""深林"实指其竹里馆景点,明月琴啸的意象既受魏晋名士风度影响,又渗透禅宗"孤光自照"的哲思,标志着盛唐山水诗向禅意化的转变。

翻译注释

翻译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注释

(1)幽篁:幽深的竹林。篁:竹林。

(2)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3)深林:这里指“幽篁”。

(4)相照:照射我,意思是明月来陪伴我。

全文拼音版

zhúguǎn
zuòyōuhuángtánqínchángxiào
shēnlínrénzhīmíngyuèláixiāngzhào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祖籍山西祁县,生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清新空灵,融禅意于自然,如《山居秋暝》《鹿柴》等。精通音律,擅画水墨,开创“文人画”传统,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官至尚书右丞,晚年隐居辋川,半官半隐,将诗、画、禅融为一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维的诗

相关推荐

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庭中有奇树

〔两汉〕佚名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龟虽寿

〔两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满江红·小住京华

〔近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