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昨夜浓香分外宜

〔清代〕纳兰性德

昨夜浓香分外宜,天将妍暖护双栖。桦烛影微红玉软,燕钗垂。

几为愁多翻自笑,那逢欢极却含啼。央及莲花清漏滴,莫相催。

作品简介

《山花子·昨夜浓香分外宜》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词人追忆了与所爱之人欢度良宵的情景。上片描写和词人与恋人欢会的环境,烘托出词人的大好心情;下片则移情于景,追忆良宵,描写词人与恋人不忍分离,悲喜交集的情状。全词浓艳清丽,情真意切,温馨感人。

创作背景

据叶舒崇《皇清纳腊室卢氏墓志铭》:“年十八,归余同年生成德,姓纳腊氏,字容若。”据词中所云,可推知此词作于康熙十三年作者与卢氏新婚之时。

翻译注释

翻译

那个夜晚的天气是晴朗暖和的,连香味儿也是那么的适宜。美人肌肤如玉,燕子形的钗头垂下来。

那时的尽欢依旧隐含离愁别绪。因为每一次的欢愉之后,便是离别。请求这清晰的漏声啊,别来催我。让我们相聚得久一点,再久一点。离愁难耐,恨不能日日与你在一起。

注释

(1)妍暖:天气晴朗暖和。

(2)双栖:比喻夫妻共处。

(3)桦烛:以桦木皮卷裹的蜡烛。

(4)红玉:本指红色宝石,此处比喻美人的肌肤。

(5)燕钗:燕子形的钗头。

(6)央及:请求、恳求。

(7)莲花清漏:即莲花漏,古代一种计时器。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初,惠远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制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之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虽冬夏短长,云阴月黑,亦无差也。”清漏,谓漏声清晰。

全文拼音版

shānhuāzi··zuónóngxiāngfēnwài
zuónóngxiāngfēnwàitiānjiāngyánnuǎnshuānghuàzhúyǐngwēihóngruǎnyànchāichuí
wèichóuduōfānxiàofénghuānquèhányāngliánhuāqīnglòuxiāngcuī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满洲正黄旗人。其词哀感顽艳,真挚自然,以小令见长,代表作《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等广为传诵。出身显赫(大学士明珠长子),却厌弃权贵,多结交汉族文人。词风近南唐后主,王国维评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英年早逝,有《饮水词》传世,为清代词坛巅峰。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山花子·春愁

〔明代〕陈子龙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