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大野多钩棘》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1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中华民国时中国狼烟四起,人民涂炭的现实状况;后四句加以解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表现了作者对革命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当时发起战争的痛恨。诗句对仗工整,意境幽深。
无题·大野多钩棘
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几家春袅袅?万籁静愔愔。
下土惟秦醉,中流辍越吟。
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无题·大野多钩棘》此诗作于1931年3月5日,是作者鲁迅赠给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弟弟内山嘉吉的未婚妻片山松藻的。
时值国民政府对共产党根据地连续发动第一、二次反革命军事“围剿”,除扬言要在伪“国民会议”召开前,将革命军队“一律肃清”外,还特别颁布所谓《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对国内进步文化人士施用惨不忍睹的恐怖手段。作者鲁迅感于时世借题发挥创作了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大地上闪烁着刀光剑影,天空里弥漫着烽火烟尘。
只有豪门望族寻欢作乐,大好河山全部饮泣吞声。
国民统治更多暴秦凶残,还有谁敢去写爱国作品?
狂风恶浪到处横冲直撞,芳香花木都已枯萎凋零。
注释
(1)大野:辽阔的原野。
(2)钩棘:带刺的荆棘。
(3)长天:广阔的天空。
(4)袅袅:微风吹动的样子。这里是指春风袅袅,春光明媚。
(5)籁:从孔窍里发出的声响。万籁指一切声音。
(6)愔愔:寂静无声。
(7)下土:即大地,《诗·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8)秦醉:据张衡《西京赋》说:秦穆公做梦到了天上,天帝喝醉了,就把秦国的土地赐给了他。这里实际上指国民政府窃取了中国的统治权。
(9)辍:停止。
(10)越吟:唱越国的歌。据说战国时越人庄易在楚国做官,生病时还唱越国的歌,以示不忘故乡。“中流辍越吟”是说船到了河中就停止了越吟,指蒋介石在北伐的中途就公开背叛了革命。
(11)浩荡:这里用作动词,是振荡的意思。
(12)萧森:萧条零落。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无题·城外土馒头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无题二首·其一
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
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谿。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无题·牧笛声中踏浅沙
牧笛声中踏浅沙,竹篱深处暮烟多。
垂髫村女依依说,燕子今朝又作窠。
无题·含情春晼晚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无题·幽人不倦赏
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
竹碧转怅望,池清尤寂寥。
露花终裛湿,风蝶强娇饶。
此地如携手,兼君不自聊。
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
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
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无题·闻道阊门萼绿华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