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丙子送春

〔宋代〕刘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谩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作品简介

《兰陵王·丙子送春》是宋末文学家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三阕。上阕由“送春去”开头,“人间无路”极写辛酸悲咽。“斗转城荒”诉说临安陷落,“不见来时试灯处”尤有深意。中阕由“春去谁最苦”的设问,讲述宋亡而爱国军民最为痛苦的事实。“送客屡回顾”状写宋宫室被掳掠的凄惨境遇。下阕由“春去尚来否”的设问,暗示宋朝大势已去,恢复无望。此词从表面上来看,是写春天,实际上却象征着南宋王朝,“送春”就是哀悼南宋的灭亡。在词中作者描绘故国沦陷后的衰败景象,反映南宋遗民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和作者的无限悲痛之情,凄绝哀怨,寄托遥深。

创作背景

《兰陵王·丙子送春》这首词题为“丙子送春”。丙子指的是公元1276年(宋恭帝德祐二年)。元军在这年攻入临安,宋帝奉表请降。三月,元兵掳去恭帝和太后、宰相及部分宗室。五月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立端宗赵昰继续与抗元。

翻译注释

翻译

欲送春天归去,人间却没有归路,在曾荡过的秋千旁边,是谁扬起风沙巨浪使南浦昏暗?纵有依依离情此刻还有什么好情绪?徒自思念着像飞絮一样的人们。乱鸦过后斗转星移帝城变荒芜,再也看不见来时试灯处的热闹。

春天已经归去属谁最痛怀感伤?只有被箭射伤的大雁落在北方,失去主人的梁间燕子忙着寻巢,杜鹃在日落的残殿里啼叫不止。那珍贵的玉树长埋在泥土之中,那承露盘中盛满了如泪的清露。离开咸阳时一次又一次回头看,那令人哀伤的黄昏怎么度过。

春天归去是否还能回到这里?我像江淹一样满怀离别的忧怨,像庾信一样写下了愁赋的语句,西湖苏堤日日笼罩着凄风苦雨。只能在梦境中去故国游历一番,让花朵把他以前的样子记清楚。如今流落他乡只能和小儿在一起,在夜色中相互倾诉着亡国之痛。

注释

(1)兰陵王:词牌名,首见于周邦彦词。全词三阕一百三十字。

(2)丙子:指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

(3)连天:与天际相连。

(4)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此处暗指南宋故土。

(5)依依:形容思慕怀念的心情。

(6)意绪:心意,情绪。

(7)谩忆:空自思忆。谩,通“ 漫 ”。

(8)海门:今江苏省南通市东,宋初,犯死罪获贷者,配隶于此。

(9)飞絮:暗指南渡的宋室君臣。

(10)乱鸦:暗指占据南宋都城的元军。

(11)斗转城荒:指转眼间南宋都城临安变成一座荒城。

(12)试灯:元宵前的张灯预赏。旧俗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晚上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13)箭雁:中箭而坠逝的大雁。

(14)沉边:去而不回,消失于边塞。

(15)梁燕:指亡国后的臣民。

(16)长门:汉宫名,此借指宋帝宫阙。

(17)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玉树、泪盘,出于金铜仙人典故,都用来喻宋朝。

(18)江令:指江淹。曾为建安吴兴令、建元东武令;著有《恨赋》《别赋》。

(19)庾信:南北朝时诗人。本仕梁,出使西魏,被留北方;著有《愁赋》,以抒郁抑之情。

(20)苏堤:在杭州西湖中,苏轼守杭州时所筑。

(21)前度:化用刘禹锡“前度刘郎今又来”诗意。

(22)孺子:指刘辰翁儿子刘将孙,也善作词。

全文拼音版

lánlíngwáng··bǐngsòngchūn
sòngchūnchūnrénjiānqiūqiānwàifāngcǎoliántiānshuíqiǎnfēngshāànnánshènmánhǎiménfēiluànguòdǒuzhuǎnchénghuāngjiànláishíshìdēngchù
chūnzuìshuídànjiànyànchénbiānliángyànzhǔjuānshēngchángménxiǎngshùdiāolèipánxiányángsònghuíxiéwèinéng
chūnshàngláifǒuzhèngjiānglìnghènbiéxìnchóujìnfēngtànshényóuguóhuāqiánrénshēngliúluògòng

作者介绍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景定进士。曾任濂溪书院山长、临安府学教授。入元不仕。其词承辛弃疾一派,为辛派词人“三刘”之一。风格遒劲绚烂。宋亡前后,多感伤时事的篇章。又能诗文,曾评点王维、杜甫、李贺、王安石、陆游诸家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须溪记钞》,清人辑有《须溪集》。又有《须溪词》。

刘辰翁的诗

相关推荐

兰陵王·柳

〔宋代〕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宋代〕辛弃疾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

遇合。事难托。莫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兰陵王·卷珠箔

〔宋代〕张元干

卷珠箔,朝雨轻阴乍阁。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怯杯勺。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飘泊。

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兰陵王·江行

〔清代〕董士锡

水声咽,中夜兰桡暗发。残春在,催暖送晴,九十韶光去偏急。垂杨手漫折,难结,轻帆一叶。离亭远,归路渐迷,千里沧波楚天阔。

除寒乍消歇。剩雾锁花魂,风砭诗骨。茫茫江草连云湿。怅绿树莺老,碧栏蜂瘦,空留樯燕似诉别,向人共愁绝。

重叠,浪堆雪。坐缥缈浮槎,烟外飞越。衔山一寸眉弯月,照枉渚疑镜,乱峰如发。扁舟独自,记旧梦,忍细说?

兰陵王·恨之极

〔宋代〕辛弃疾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饷者。其色如玉,光润可爱。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一日,与人搏,偶败,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来视之,浮水上,则牛耳。自后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辄不利。”梦中异之,为作诗数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等事,觉而忘其言。后三日,赋词以识其异。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郑人缓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相思重相忆。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望夫江上岩岩立。嗟一念中变,后期长绝。君看启母愤所激。又俄倾为石。

难敌,最多力。甚一忿沈渊,精气为物。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寻思人间,只合化,梦中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