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宋代〕惟凤

东西望朔漠,姑射独崔嵬。

一片两片云,终南太华来。

根绕黄河曲,影落清渭隈。

深涧饮渴虹,邃河生秋雷。

古径穷难尽。晴岚拨不开。

海鸥飞上迟,边风劲触回。

傲隐非他古,依灵有奇才。

曾生心若何,猿声终夜哀。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东西望朔漠,姑射独崔嵬。

东西方向眺望北方的沙漠,唯有姑射山独自高耸入云。

一片两片云,终南太华来。

一片两片的云彩,似乎是从终南山和太华山那边飘来。

根绕黄河曲,影落清渭隈。

姑射山山脚环绕着黄河的弯道,山影倒映在清澈的渭水角落。

深涧饮渴虹,邃河生秋雷。

幽深的山涧中,渴了可以喝那映着虹影的溪水;幽深的河谷中,汹涌奔腾的河水发出像秋天雷声般的巨响。

古径穷难尽。晴岚拨不开。

山中古老的小径走到尽头仍难走完,晴天的山雾怎么也拨散不开。

海鸥飞上迟,边风劲触回。

水鸥飞上来得很迟缓,边地吹来的猛烈山风撞到山壁又折回。

傲隐非他古,依灵有奇才。

他高傲隐居并非效仿古人,而是因为依托这灵秀之地才成为罕见的人才。

曾生心若何,猿声终夜哀。

曾山人的内心是怎样的呢?就像猿猴整夜发出哀鸣的声音一样。

注释

(1)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指北方。杜甫《咏怀古迹》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崔嵬:山峰高耸貌。屈原《九章·涉江》有“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3)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4)太华:山名,即西岳华山,在陕西省渭南县东南。崔颢《经华阴》诗有“岧嶤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因远望其形似花,故称华山,其西有少华山。

(5)根绕黄河曲:谓姑射山在黄河北岸,山麓距河不远。

(6)清渭:清澄的渭水,此从《释文》载“泾,浊水也;渭:清水也”事实正好相反,泾清而渭浊,泾渭分明。

(7)隈:角落。

(8)深涧饮渴虹:谓渴了饮用涧中映着虹影的溪水。饮渴虹语倒装,实为渴饮虹,虹指有虹影的水。

(9)邃:深。

(10)秋雷:谓河水汹涌奔腾,其声犹如雷鸣。

(11)古径:老路,旧路。

(12)穷:搜求,衍义为研究、探讨。

(13)岚:山中雾气。

(14)海鸥:此处指水鸥、沙鸥。

(15)边风:指北方边野的风。

(16)劲触回:指北风吹到姑射山被猛烈地挡住碰回。

(17)傲隐:出于高傲、清高而隐居。

(18)非他古:他并非最早,谓此前姑射山亦有人隐居。

(19)灵:地灵,灵秀之地。

(20)奇才:特别罕有的人才。

(21)曾生:指诗题中的曾山人。

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拼音版

shānshīzēngshānrén
dōng西wàngshuòcuīwéi
piànliǎngpiànyúnzhōngnántàihuálái
gēnràohuángyǐngluòqīngwèiwēi
shēnjiànyǐnhóngsuìshēngqiūléi
jìngqióngnánjìnqínglánkāi
hǎiōufēishàngchíbiānfēngjìngchùhuí
àoyǐnfēilíngyǒucái
zēngshēngxīnruòyuánshēngzhōngāi

作品简介

《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是北宋诗僧惟凤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姑射山为吟咏对象,展现出一幅雄奇幽深的山水画卷。开篇“东西望朔漠”即以广角视野凸显姑射山的巍峨独立;后续通过“云从终南来”“根绕黄河曲”等意象,以流动的笔触勾勒出山岳与天地交融的壮阔气象;“深涧饮渴虹”以虹饮深涧的奇幻想象,展现山涧之险峻;“邃河生秋雷”则以听觉感受渲染山谷幽深。全诗语言雄浑劲健,意境苍茫悠远,在描绘山景的同时,暗含对隐士曾山人高洁品格的赞美,体现了宋代山水诗“以景写人”的独特韵味。

作者介绍

惟凤(生卒年不详),号持正,青城(今属四川成都)人。善诗,为北宋九诗僧之六。有《凤雅拾翠图》,其一章一联,皆出乎清新,发乎潜逸。赋象可以披图画,胜英可以润金石。惟凤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姑苏怀古

〔唐代〕许浑

宫馆余基倚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姑恶

〔宋代〕范成大

姑恶妇所云,恐是妇偏辞。

姑言妇恶定有之,妇言姑恶未可知。

姑不恶,妇不死。

与人作妇亦大难,已死人言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