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讽五首·其三

〔唐代〕李贺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

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

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

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作品简介

《感讽五首》是一组讽喻诗,五首诗均有相似的思想与风格,皆为刺世抒情之作,从不同角度对现实进行讽喻。《感讽五首·其三》抒写死葬之悲与生命之弱,表现出对生存的焦虑;

创作背景

《感讽五首》这是李贺对现实有所感慨而作的一组讽喻诗,非一时一地之作,当作于元和六年(811年)至元和八年(813年)李贺担任奉礼郎期间。

翻译注释

翻译

终南山上荒凉的景象多么悲凄,鬼雨洒落在空净的草地之上。

长安秋夜飘忽的霖雨带来阵阵寒意,在这寒风前多少魂灵离去。

在幽暗的小径上,有夹道的青栎为它们送行。

在青冥的天空中,有惨白的月亮为它们照明。

那一排排坟茔早已燃起漆灯迎接新亡之人,就像萤火虫在幽暗的圹穴前纷乱飞舞。

注释

(1)南山:此指终南山,即秦岭山脉,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彻陕西蓝田,凡长安以南诸山,皆属终南范围。

(2)鬼雨:因死亡者的腐恶气味弥漫而降下的雨。

(3)空草:空净的草野。

(4)老:死,老死。

(5)低迷:昏暗迷离。

(6)径:小道。

(7)袅袅:风摇树木状。

(8)青栎道:植有栎木行道树的道路。栎,落叶乔木,叶子长椭圆形,木坚可做枕木。

(9)月午:指月到中天,月光直照。

(10)树无影:“无”字《汇解》本作“立”,据宋刊本、金刊本、日本内阁文库本改。因月光垂直照下,故后有“树无影”之说。

(11)惟白晓:指月光照得南山一片凄淡虚白,如同天晓。

(12)漆炬:漆灯,这里指鬼火、磷火。

(13)新人:新死者。

(14)圹:墓穴。

(15)萤:亦指磷火。

(16)扰扰:纷乱貌。

全文拼音版

gǎnfěngshǒu··sān
nánshānbēiguǐkōngcǎo
chángānbànqiūfēngqiánrénlǎo
huánghūnjìngniǎoniǎoqīngdào
yuèshùyǐngshānwéibáixiǎo
yíngxīnrényōukuàngyíngrǎorǎo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浪漫主义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世称“诗鬼”。其诗想象奇诡,语言秾丽,善用神话典故,开创“长吉体”,代表作《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充满幻魅色彩。因避父讳不得应进士试,终身落魄,27岁英年早逝。诗中常流露生命短促之悲,风格独树一帜,对晚唐李商隐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李贺的诗

相关推荐

感怀

〔明代〕文徵明

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

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

感讽五首·其一

〔唐代〕李贺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

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

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

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

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

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

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

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

感皇恩·骑马踏红尘

〔宋代〕赵企

骑马踏红尘,长安重到,人面依前似花好。旧欢才展,又被新愁分了。未成云雨梦,巫山晓。

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杳。满怀离恨,付与落花啼鸟。故人何处也?青春老。

感春四首·其二

〔清代〕陈宝琛

阿母欢娱众女狂,十年养就满庭芳。

那知绿怨红啼景,便在莺歌燕舞场。

处处凤栖劳剪彩,声声羯鼓促传觞。

可怜买尽西园醉,赢得嘉辰一断肠。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四

〔唐代〕陈子昂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

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

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

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

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

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

感旧·其二

〔清代〕黄景仁

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