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楚江赋

〔南北朝〕谢朓

爰自山南,薄暮江潭,滔滔积水,袅袅霜岚。忧与江兮竟无际,客之行兮岁已严。尔乃云沈西岫,风动中川,驰波郁素,骇浪浮天,明沙宿莽,石路相悬。

於是雾隐行雁,霜眇虚林,迢迢落景,万里生阴。列攒笳兮极浦,弭兰鹢兮江浔。奉王樽之未暮,飡胜赏之芳音。愿希光兮秋月,承永照於遗簪。

作品简介

《临楚江赋》是南朝齐文学家谢朓创作的一篇赋。此赋以描写山水景物为主,描绘了楚江山川岁暮时的景色,写出了大江在西风激荡下壮观的景象,以及黄昏时分的斜晖夕照之景,其间穿插点缀着霜岚、明沙、宿莽、行雁、虚林等景物,色彩鲜明,境界开阔,刻画精细,清新秀美,宛如一幅山水图卷。全赋短小精悍,景物描写极为传神,有情景交融、意在言外的佳境。

创作背景

《临楚江赋》当作于谢朓任随王萧子隆文学之时,当时作者离开离开随王萧子隆的荆州府由水路东归。谢朓在随王府以文才见重,长史王秀之担心他挑动随王,有所图谋,密奏齐武帝,于是齐武帝命他还都。故他离开时感情激动,累发之于吟咏。其背景与作者写的一首诗《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相同。

翻译注释

翻译

我从山南而来,黄昏到达长江之滨。江水滚滚奔流,寒雾当空弥漫。我的忧思像这江水无边无际,时至岁末还要上路旅行。这时云霓沉聚于西山,朔风激荡于江心。急流翻卷白色的浪花,巨浪汹涌直冲空中。洁净的沙洲生长着宿莽,并在道路两旁悬挂。

浓雾隐没了云霄的雁阵,霜华使远处的树林迷蒙不清。太阳遥遥落山,万里一片阴暗。在水滨排列起管乐,还把兰木舟靠停。趁天色未黑举起贤王送行的酒杯,把美妙的音乐聆听。我真希望贤王秋月般的光辉,永远照耀着故旧之身。

注释

(1)爰:句首语气词。

(2)山南:荆州。

(3)楚江:荆州古属楚国,故将流经此地的长江称为楚江。

(4)江潭:江边。

(5)霜岚:秋山雾气。

(6)岁已严:一年已到腊月。严,严月,农历十二月的别称。一说严寒。

(7)西岫:指西山。

(8)中川:江面之中。

(9)驰波:奔流着波浪。

(10)郁素:像素练一样郁积着。郁,堆积。素,白色,指白色的浪花。

(11)明沙:浮出水面的沙滩。

(12)宿莽:草名,经冬不死。

(13)行雁:空中飞行的雁阵。

(14)眇:同“渺”,模糊不清。

(15)虚林:落叶林。

(16)落景:落日。

(17)列攒笳:排列聚集丝竹。笳,古管乐器,此泛指乐器。一说“攒笳”为积聚丛生的荷茎。

(18)极浦:遥远的水边。

(19)弭:停止。

(20)兰鹢:指兰舟,用兰木制成的船。鹢,水鸟名,古时常将鹢鸟的像画在船首,此借指船。

(21)江浔:江边。浔,一说潭。

(22)奉:捧。

(23)樽:酒器。

(24)飡:同“餐”,犹言听。

(25)胜赏:佳胜之鉴赏。

(26)芳音:对人谈论的美称。

(27)希光:所企望仰仗的他人的光辉。

(28)秋月:借指随王。

(29)遗簪:《韩诗外传》:“妇人曰:乡者刈蓍薪而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亡蓍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盖不忘故也。”后以此比喻不忘故旧。

全文拼音版

línchǔjiāng
yuánshānnánbáojiāngtántāotāoshuǐniǎoniǎoshuānglányōujiāngjìngzhīxíngsuìyáněrnǎiyúnshěn西xiùfēngdòngzhōngchuānchíhàilàngtiānmíngshā宿mǎngshíxiāngxuán
shìyǐnxíngyànshuāngmiǎolíntiáotiáoluòjǐngwànshēngyīnlièzǎnjiālánjiāngxúnfèngwángzūnzhīwèicānshèngshǎngzhīfāngyīnyuànguāngqiūyuèchéngyǒngzhàozān

作者介绍

谢朓(464—499),字玄晖,南朝齐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其诗清新流丽,开创“永明体”,代表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等句展现山水诗新境界。为“竟陵八友”之一,官至宣城太守,故又称“谢宣城”。因卷入政治斗争下狱而死,年仅36岁。诗风摆脱玄言影响,注重声律对仗,对唐代律诗形成有重要启发,李白屡屡称颂其“清发”诗才。

谢朓的诗

相关推荐

龙赋

〔宋代〕王安石

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惟不可见,所以莫知其乡;惟不可畜,所以异于牛羊。

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则常出乎害人,而未始出乎害人,夫此所以为仁。为仁无已,则常至乎害己,而未始至乎丧己,夫此所以为智。

止则身安,曰惟知几;动则物利,曰惟知时。然则,龙终不可见乎,曰:与为类者常见之。

赤壁赋

〔宋代〕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夜亭度雁赋

〔南北朝〕陈叔宝

春望山楹,石暖苔生。云随竹动,月共水明。暂消摇于夕径,听霜鸿之度声。

度声已凄切,犹含关塞鸣。从风兮前倡融,带暗兮后群惊。帛久兮书字灭,芦束兮断衔轻。行杂响时乱,响杂行时散。

已定空闺愁,还长倡楼叹。空闺倡楼本寂寂,况此寒夜褰珠幔。心悲调管曲未成,手抚弦,聊一弹。一弹管,且陈歌,翻使怨情多。

悲清秋赋

〔唐代〕李白

登九疑兮望清川,见三湘之潺湲。水流寒以归海,云横秋而蔽天。余以鸟道计于故乡兮,不知去荆吴之几千。于时西阳半规,映岛欲没。澄湖练明,遥海上月。念佳期之浩荡,渺怀燕而望越。荷花落兮江色秋,风嫋嫋兮夜悠悠。临穷溟以有羡,思钓鳌于沧洲。无修竿以一举,抚洪波而增忧。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讬些,吾将采药于蓬丘。

飓风赋

〔宋代〕苏过

仲秋之夕,客有叩门,指云物而告予曰:“海气甚恶,非祲非祥。断霓饮海而北指,赤云夹日而南翔,此飓之渐也。子盍备之?”

语未卒,庭户肃然,槁叶蔌蔌。惊鸟疾呼,怖兽辟易。忽野马之决骤,矫退飞之六鷁。袭土囊而暴怒,掠众窍之叱吸。予乃入室而坐,敛衽变色。客曰:“未也,此飓之先驱尔。”

少焉,排户破牖,殒瓦擗屋。礧击巨石,揉拔乔木。势翻渤澥,响振坤轴。疑屏翳之赫怒,执阳侯而将戮。鼓千尺之涛澜,襄百仞之陵谷。吞泥沙于一卷,落崩崖于再触。列万马而并骛,会千车而争逐。虎豹詟骇,鲸鲵奔蹙。类巨鹿之战,殷声呼之动地;似昆阳之役,举百万于一覆。予亦为之股栗毛耸,索气侧足。夜拊榻而九徙,昼命龟而三卜。盖三日而后息也。父老来唁,酒浆罗列,劳来僮仆,惧定而说。理草木之既偃,辑轩槛之已折。补茅屋之罅漏,塞墙垣之隤缺。已而山林寂然,海波不兴。动者自止,鸣者自停。湛天宇之苍苍,流孤月之荧荧。

忽悟且叹,莫知所营。呜呼,小大出于相形,忧喜因于相遇。昔之飘然者,若为巨耶?吹万不同,果足怖耶?蚁之缘也吹则坠,蚋之集也呵则举。夫嘘呵曾不能以振物,而施之二虫则甚惧。鹏水击而三千,抟扶摇而九万。彼视吾之惴栗,亦尔汝之相莞。均大块之噫气,奚巨细之足辨?陋耳目之不广,为外物之所变。且夫万象起灭,众怪耀眩。求仿佛于过耳,视空中之飞电。则向之所谓可惧者,实耶,虚耶?惜吾知之晚也。

怀旧赋

〔魏晋〕潘岳

启开阳而朝迈,济清洛以径渡。晨风凄以激冷,夕雪暠以掩路。辙含冰以灭轨,水渐轫以凝冱。途艰屯其难进,日晼晚而将暮。仰睎归云,俯镜泉流。前瞻太室,傍眺嵩丘。东武托焉,建茔启畴。岩岩双表,列列行楸。望彼楸矣,感于予思。既兴慕于戴侯,亦悼元而哀嗣。坟累累而接垄,柏森森以攒植。何逝没之相寻,曾旧草之未异?

余总角而获见,承戴侯之清尘。名余以国士,眷余以嘉姻。自祖考而隆好,逮二子而世亲。观携手以偕老,庶报德之有邻。今九载而一来,空馆阒其无人。陈荄被于堂除,旧圃化而为薪。步庭庑以徘徊,涕泫流而沾巾。宵展转而不寐,骤长叹以达晨。独郁结其谁语?聊缀思于斯文。

东征赋

〔两汉〕班昭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历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既免脱于峻崄兮,历荥阳而过卷。食原武之息足,宿阳武之桑间。涉封丘而践路兮,慕京师而窃叹!小人性之怀土兮,自书传而有焉。

遂进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边。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怅容与而久驻兮,忘日夕而将昏。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惕觉寤而顾问兮,想子路之威神。卫人嘉其勇义兮,讫于今而称云。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

惟经典之所美兮,贵道德与仁贤。吴札称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征。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诚通于明神。庶灵祇之鉴照兮,佑贞良而辅信。

乱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先君行止,则有作兮。虽其不敏,敢不法兮。贵贱贫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时兮。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敬慎无怠,思嗛约兮。清静少欲,师公绰兮。

机妇赋

〔两汉〕王逸

舟车栋寓,粗工也。杵臼碓硙,直巧也。盘杅于缕针,小用也。至于织机,功用大矣。

素朴醇一,野处穴藏,上自太始,下讫羲皇。帝轩龙跃,庶业是昌,府覃圣恩,仰览三光。悟彼织女,终日七襄,爰制布帛,始垂衣裳。

于是取衡山之孤桐,南岳之洪樟。结灵根于盘石,托九层于岩傍。性条畅以端直,贯云表而剀良。仪凤晨鸣翔其上,怪兽群萃而陆梁。

于是乃命匠人,潜江奋骧,逾五岭,越九冈,斩伐剖析,拟度短长。胜复回转,克像乾形,大匡淡泊,拟短则川平,光为日月,盖取昭明,三轴列布,上法台星,两骥齐首,俨若将征。方圆绮错,微妙穷奇,虫禽品兽,物有其宜,兔耳跧伏,若安若危。猛犬相守,窜身匿蹄,高楼双峙,下临清池,游鱼衔饵,瀺灂其陂,鹿卢并起,纤缴俱垂,宛若星图,屈伸推移。一往一来,匪劳匪疲。

于是暮春代谢,朱明达时,蚕人告讫,舍罢献丝,或黄或白,蜜蜡凝脂,纤纤静女,经之络之。尔乃窈窕淑媛,美色贞怡,解鸣佩,释罗衣,披华幕,登神机,乘轻杼,览床帷。动摇多容,俯仰生姿。

采莲赋

〔南北朝〕萧纲

望江南兮清且空,对荷花兮丹复红。卧莲叶而覆水,乱高房而出丛。楚王暇日之欢,丽人妖艳之质。且弃垂钓之鱼,未论芳萍之实。唯欲回渡轻船,共采新莲。傍斜山而屡转,乘横流而不前。于是素腕举,红袖长。回巧笑,堕明珰。荷稠刺密,亟牵衣而绾裳。人喧水溅,惜亏朱而坏妆。物色虽晚,徘徊未反。畏风多而榜危,惊舟移而花远。

歌曰:常闻蕖可爱,采撷欲为裙。叶滑不留綖,心忙无假薰。千春谁与乐,唯有妾随君。

恨赋

〔南北朝〕江淹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顾弄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浊醪夕引,素琴晨张。秋日萧索,浮云无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沾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沉。

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