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其二十

〔魏晋〕陶渊明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诗书典籍有何罪?顿时被焚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酒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注释

(1)羲农:指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2)去:离开。

(3)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4)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5)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

(6)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

(7)凤鸟虽不至:凤鸟即凤凰。古人认为凤凰是祥瑞之鸟,如果凤凰出现,就预示将出现太平盛世。

(8)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

(9)辍:中止,停止。

(10)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

(11)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

(12)逮:至,到。

(13)狂秦:狂暴的秦朝。

(14)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指秦始皇焚书事。

(15)区区:少,为数不多。

(16)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

(17)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18)绝世:指汉代灭亡。

(19)六籍:指六经。

(20)亲:亲近。

(21)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走:奔跑。

(22)不见所问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23)快饮:痛饮,畅饮。

(24)头上巾:这里特指作者所戴的漉酒巾。

(25)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饮酒二十首·其二十拼音版

yǐnjiǔèrshíshǒu··èrshí
nóngjiǔshìshǎozhēn
zhōngsǒufèng使shǐchún
fèngniǎosuīzhìyuèzànxīn
zhūchuòwēixiǎngpiàoliúdàikuángqín
shīshūzuìzhāochénghuīchén
zhūlǎowēngwéishìchéngyīnqín
juéshìxiàliùqīn
zhōngchíchēzǒujiànsuǒwènjīn
ruòkuàiyǐnkōngtóushàngjīn
dànhènduōmiùjūndāngshùzuìrén

作品简介

《饮酒二十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著名诗人、辞赋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躬耕田园。其诗风清新自然,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等,展现了对自由、淳朴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成为中国文化中高洁品格的象征。陶渊明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饮酒二十首·其一

〔魏晋〕陶渊明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二十

〔宋代〕晁补之

黄子似渊明,城市亦复真。

陈君有道举,化行闾井淳。

张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

高才更难及,淮海一髯秦。

嗟予竞何为,十驾晞后尘。

文章不急事,用意斯已勤。

平生不共饮,叹息无与亲。

问道伯昏室,何人独知津。

各在天一方,泪落衣上巾。

归休可共隐,山中复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