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清代〕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作品简介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是明末清初诗人顾炎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读到友人赠诗时的心情,天涯相望,产生愁怀。颔联就重阳习俗进一步表示自己无心赏花,借酒消愁的忧思。颈联引申和发挥,虽志存肝胆,但大势已去,恢复无望,愈感悲痛。尾联表达对友人的感情,哀叹自己“逐客已无家”的处境。此诗名为赠答,实为悲愤,在抒写与友人的离情别绪中,融入了国家兴亡之感。全诗语言洗炼,风格高古,沉郁苍凉,悲壮感人。

创作背景

明清易代之际,清军入主中原,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顺治二年(1645)五月,福王弘光朝覆灭,江南纷纷起义抗清。吴志葵军攻苏州,顾炎武与友人归庄、吴其沆等参加义军,于昆山起义自守。清兵破城,死难者四万,顾炎武幸免于难,而生母何氏被砍伤右臂,两胞弟惨遭杀害。顾炎武奉嗣母避居常熟语濂泾,嗣母闻常熟县城失陷,绝食而死,临终嘱咐顾炎武“读书隐居,无仕二姓”。此后,顾炎武一度追随吴昜抗清,被南明隆武帝遥授官职,并欲偕族父顾咸正赴闽中,因故未能成行。隆武政权覆灭后,顾炎武曾秘密写信给郑成功,试图联系海上抗清武装,但未获成功。后尝试从海道投南明鲁王未果,遂暂时隐居太湖。家仆陆恩勾结豪绅叶方恒,欲告发顾炎武“通海”,被顾炎武招亲友所杀,顾炎武也因此入狱。顺治十三年(1656),顾炎武在友人相助下出狱,到南京钟山下定居,其间又遭到了仇家的迫害。此时顾炎武在江南抗清时结识的朋友王炜已离开江南,听闻顾炎武的遭遇深表同情,在《赠宁人》中有“我已无家不可论,逢君多难复吞声”寄意。同年重阳,他又写了《秋日怀宁人道长先生》赠给顾炎武,顾炎武就写了《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这首诗作为酬答。

翻译注释

翻译

在重阳这天,骤然感到了深秋的衰飒。你我遥遥相望,各自在那地角和天涯。

想排遣离情别绪,且饮下杯中的浊酒。睁开忧愁的醉眼,空对着篱畔的菊花。

我们的忠心赤胆,早已长存天地之内。走遍千山万水,不过平添了两鬓白发。

千里寄深情,多蒙处士你把我探讯。我这漂泊的远客啊,现在已经无法还家。

注释

(1)酬:以诗文相赠答。

(2)王处士:王炜,字雄右,歙县(今属安徽)人。他是顾炎武的知心好友,二人多有唱和。处士,有学问、品德高尚而隐居不仕的人。

(3)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4)见: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

(5)怀:想念。

(6)是日:这一天,指重阳节。

(7)秋老:指暮秋时节。

(8)相望:互相怀念。

(9)一涯:一方,一个角落。

(10)离怀:离别的情怀。

(11)浊酒:新酿的酒。

(12)愁眼:忧愁的眼光。

(13)黄花:菊花。

(14)天地存肝胆:意谓天地间还存在肝胆相照的人。肝胆,此指不忘故国、誓图恢复的忠肝义胆。

(15)阅:经历。

(16)鬓华:鬓发花白。

(17)蒙:承蒙,得到。

(18)千里讯:指王炜赠诗问讯。

(19)逐客:被放逐之人,诗人自指。因当时流落在外,四处漂泊,就像被放逐一样,故称。

全文拼音版

chóuwángchǔshìjiǔjiàn怀huáizhīzuò
shìjīngqiūlǎoxiāngwàng
怀huáixiāozhuójiǔchóuyǎnjiànhuánghuā
tiāncúngāndǎnjiāngshānyuèbìnhuá
duōméngqiānxùnzhújiā

作者介绍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清之际三大儒”。他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潜心学术,倡导“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理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其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涵盖经学、史学、地理、音韵等领域,对清代考据学影响深远。顾炎武治学严谨,注重实证,被誉为“开国儒宗”。

顾炎武的诗

相关推荐

酬诸公见过

〔唐代〕王维

嗟予未丧,哀此孤生。

屏居蓝田,薄地躬耕。

岁晏输税,以奉粢盛。

晨往东皋,草露未晞。

暮看烟火,负担来归。

我闻有客,足埽荆扉。

箪食伊何,副瓜抓枣。

仰厕群贤,皤然一老。

愧无莞簟,班荆席藁。

汎汎登陂,折彼荷花。

静观素鲔,俯映白沙。

山鸟群飞,日隐轻霞。

登车上马,倏忽云散。

雀噪荒村,鸡鸣空馆。

还复幽独,重欷累叹。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唐代〕李白

我吟谢脁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

谢脁已没青山空,后来继之有殷公。

粉图珍裘五云色,晔如晴天散彩虹。

文章彪炳光陆离,应是素娥玉女之所为。

轻如松花落金粉,浓似苔锦含碧滋。

远山积翠横海岛,残霞飞丹映江草。

凝毫采掇花露容,几年功成夺天造。

故人赠我我不违,著令山水含清晖。

顿惊谢康乐,诗兴生我衣。

襟前林壑敛暝色,袖上云霞收夕霏。

群仙长叹惊此物,千崖万岭相萦郁。

身骑白鹿行飘飖,手翳紫芝笑披拂。

相如不足夸鹔鹴,王恭鹤氅安可方。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为君持此凌苍苍,上朝三十六玉皇。

下窥夫子不可及,矫首相思空断肠。

酬刘柴桑

〔魏晋〕陶渊明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唐代〕高适

高阁凭栏槛,中军倚旆旌。

感时常激切,于己即忘情。

河华屯妖气,伊瀍有战声。

愧无戡难策,多谢出师名。

秉钺知恩重,临戎觉命轻。

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

隐隐摧锋势,光光弄印荣。

鲁连真义士,陆逊岂书生。

直道宁殊智,先鞭忽抗行。

楚云随去马,淮月尚连营。

抚剑堪投分,悲歌益不平。

从来重然诺,况值欲横行。

酬高使君相赠

〔唐代〕杜甫

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

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