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五题·并序

〔唐代〕刘禹锡

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生公讲堂】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江令宅】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石头城】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群山环绕那旧都的城墙四围还在,江潮拍击这空城又寂寞地退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淮水东边升起的依旧是当年明月,夜深时分还一样穿过女墙照来。

【乌衣巷】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朱雀桥边长满了丛丛野草野花,乌衣巷口夕阳渐渐地西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台城】

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台城的六代帝王都竞相奢侈,陈后主结绮楼临春阁最豪华。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现在万户千门都长满了野草,就由于后主那曲玉树后庭花。

【生公讲堂】

生公讲堂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当年生公说法鬼神也来听讲,死后一座空堂夜里都不用关门。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讲经的高座冷落得积满灰尘,只见一片月光正映照着这院庭。

【江令宅】

江令宅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南朝的词臣做北朝的客人,回到南朝却只见秦淮河依旧青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还有那池台竹树三亩有余,至今人们说那就是当年江家宅第。

注释

(1)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西清凉山一带,三国时期孙吴曾依石壁筑城。

(2)山围:四周环山。

(3)故国:故都,这里指石头城。

(4)周遭:周匝,这里指石头城四周残破的遗址。

(5)潮:指长江江潮。

(6)空城:指荒凉空寂的残破城垣。

(7)淮水:流经金陵城内的秦淮河,为六朝时期游乐的繁华场所。

(8)旧时:昔日,指六朝时。

(9)女墙:城上的矮墙,即城垛。

(10)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三国时期吴国曾设军营于此,军士都穿黑衣,故名。

(11)朱雀桥:六朝时金陵正南朱雀门外横跨秦淮河的大桥,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12)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巨室。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13)台城: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其遗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鸡鸣寺之后。

(14)结绮临春:结绮阁和临春阁,陈后主(陈叔宝)建造的两座穷极奢华的楼阁。

(15)后庭花: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名。本名《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制。其辞轻荡,而其音甚哀,故后多用以称亡国之音。

(16)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的尊称。相传生公曾于苏州虎丘寺立石为徒,讲《涅盘经》。至微妙处,石皆点头。

(17)扃:上闩,关门。

(18)一方:犹言一片。

(19)可:正,恰恰。

(20)中庭:院子。

(21)江令宅:陈代的亡国宰相江总的家宅。江总字总持,是陈朝后宫 “狎客”,宫体艳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金陵五题·并序拼音版

jīnlíng··bìng
shítóuchéng
shānwéiguózhōuzāozàicháokōngchénghuí
huáishuǐdōngbiānjiùshíyuèshēnháiguòqiánglái
xiàng
zhūquèqiáobiāncǎohuāxiàngkǒuyángxié
jiùshíwángxiètángqiányànfēixúnchángbǎixìngjiā
táichéng
táichéngliùdàijìngháohuájiélínchūnshìzuìshē
wànqiānménchéngcǎozhǐyuánhòutínghuā
shēnggōngjiǎngtáng
shēnggōngshuōguǐshéntīngshēnhòukōngtángjiōng
gāozuòliáochénfāngmíngyuèzhōngtíng
jiānglìngzhái
náncháochénběicháoguīláiwéijiànqínhuái
chítáizhúshùsānzhìjīnréndàojiāngjiāzhái

作品简介

《金陵五题》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包括《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生公讲堂》和《江令宅》五首七绝。这五首诗以大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之变相比衬,抒发怀古叹今之感慨。全诗形象地表明,随着历史的演变,六朝王宫贵族的富贵荣华已成为陈迹,对于图谋权势的帝王将相的沦亡既有悲悯之情,又暗含讽喻之意。组诗借古喻今,情、景、事、理融为一体,场景阔远,寓意深邃,堪称唐诗中的艺术珍品。

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当时刘禹锡由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写了这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金陵是六朝故都,江东繁华之地。到刘禹锡的时代,这个城市已不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了,它已荒落得差不多成为一个“空城”。根据诗序,当时有人写了五首关于金陵的诗《金陵五题》,刘禹锡有感于这个废弃了的故都,和作了这组诗。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他出身儒学世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风雄健豪迈,兼具哲理与民歌风味,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广为传诵。刘禹锡早年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谜,但始终乐观豁达。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文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刘禹锡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金陵驿二首·其一

〔宋代〕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金陵怀古

〔唐代〕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春归次金陵

〔唐代〕吴融

春阴漠漠覆江城, 南国归桡趁晚程。

水上驿流初过雨, 树笼堤处不离莺。

迹疏冠盖兼无梦, 地近乡园自有情。

便被东风动离思, 杨花千里雪中行。

金陵野外废寺

〔宋代〕游九言

寒花窈袅蔓颓墙,古寺苍苔昼掩房。

犬吠屋头山杳杳,虫鸣阶隙草荒荒。

池塘淡日蒹葭冷,篱落西风橘柚黄。

六代江山金碧地,断碑留得管兴亡。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唐代〕李白

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谁人今继五,夫子世称贤。

再动游吴棹,还浮入海船。

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

去国难为别,思归各未旋。

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