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客中愁损催寒夕,夕寒催损愁中客。门掩月黄昏,昏黄月掩门。
行旅中在寒夜感到愁绪难平,寒夜摧折着愁绪中的旅人。黄昏时分门扉挡住月色。
翠衾孤拥醉,醉拥孤衾翠。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
独醉之后,孤独地拥着翠色被子。醒来之后不要再陷入悲伤,不然索性不要从醉中醒来。
注释
(1)客中:旅居他乡。
(2)愁损:愁煞,极度的忧愁。
(3)翠衾:即翠被。
客中愁损催寒夕,夕寒催损愁中客。门掩月黄昏,昏黄月掩门。
翠衾孤拥醉,醉拥孤衾翠。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
客中愁损催寒夕,夕寒催损愁中客。门掩月黄昏,昏黄月掩门。
行旅中在寒夜感到愁绪难平,寒夜摧折着愁绪中的旅人。黄昏时分门扉挡住月色。
翠衾孤拥醉,醉拥孤衾翠。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
独醉之后,孤独地拥着翠色被子。醒来之后不要再陷入悲伤,不然索性不要从醉中醒来。
(1)客中:旅居他乡。
(2)愁损:愁煞,极度的忧愁。
(3)翠衾:即翠被。
《菩萨蛮·客中愁损催寒夕》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上片描述了寒夜作者,将这昏黄多情的月光关在屋外,愁绪难抑,下片描写原来是在醉梦中与故去的爱妻相见,醒来相思无力相见,愁苦难耐只愿长醉不愿醒。作者采用了小回文的方式,每两句都是反复回文。全词饱含感情,格调凄婉。
纳兰《菩萨蛮·客中愁损催寒夕》这首词大约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当年康熙皇帝由北京出发到盛京告祭祖陵,纳兰以一等侍卫扈从。人在异乡随君主浩荡的排场漂泊,远离家乡,愁绪无边,独身的寂苦能把周遭的空气都冷却,提前唤来了寒夕,这寒夕的冰冷更让愁绪更显清冷,便有感而作,写下此词。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红牙签上群仙格,翠罗盖底倾城色。和雨泪阑干,沉香亭北看。
东风休放去,怕有流莺诉。试问赏花人,晓妆匀未匀。
湿云不动溪桥冷。嫩寒初透东风影。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车尘马迹纷如织,羡君筑处真幽僻。柿叶一林红,萧萧四面风。
功名应看镜,明月秋河影。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
斜阳山下明金碧。画楼返照融春色。睡起揭帘旌。玉人蝉鬓轻。
无言空伫立。花落东风急。燕子引愁来,眉心那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