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声齐·砧面莹》一般指《捣练子·砧面莹》是宋代贺铸《捣练子》组词的第三首。词中描写了思妇捣好征衣寄给戍守边关的丈夫,丈夫远在万里之外的玉门关的西边,写家书时泪随墨下,令人唏嘘不止。闺怨虽是词中常见题材,但该词所具体描写的实是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具有较深刻的现实意义。
捣练子·砧面莹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词人是一位对人民疾苦深怀同情的文学家,面对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他创作了《捣练子》组词,代思妇征夫们诉说他们的痛楚。原词共有六首,第一首已经残缺,其余五首题依次为《夜捣衣》、《杵声齐》、《夜如年》、《剪征袍》、《望书归》。
翻译注释
翻译
捣衣石的表面因年长日久的使用,早已光洁平滑,杵声协调、齐整。捣完制成衣服给丈夫寄去,可是在题写姓名、附就家信时却止不住涕泣连连。
寄到玉门关已是万里之外了,可是戍守边关的人还在玉门关的西边。
注释
(1)砧:捶衣服的垫石。
(2)莹:光洁、透明。
(3)杵:捶衣服的木棒。
(4)泪墨题:泪和着墨汁写信。
(5)玉门:古通西域要道。
(6)戍人:守卫边疆之军人。
全文拼音版
捣练子·砧面莹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作者介绍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出身贵族,然仕途坎坷,曾任低级武官,后转文官,终不得志。其词风格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之风,语言工丽,情感深挚。名作《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广为传诵。亦能诗,有《庆湖遗老集》《东山词》传世。
相关推荐
捣练子·晓起
花影乱,晓窗明。莺弄春笙柳外声。
和梦卷帘飞絮入,牡丹无语正盈盈。
捣练子·春怨
依旧绿,为谁红。草草花花满泪丛。欲挽游丝萦好梦,一枝啼血洒春空。
捣练子·次大姊秋日即景韵
秋日短,绣帘垂。减线光阴着意催。
春色未来秋色老,菊花莫绣绣寒梅。
捣练子·听分剖
听分剖,这风哥。寻常只恁啰哩啰。啰哩凌,哩凌啰。
些儿话,不须多。交贤会得笑呵呵。啰哩凌,哩凌啰。
捣练子·晓从圣因寺入钱塘门
残月白,早霞红。岸柳依依战晓风。
傍水人家门未启,隔湖吹堕一声钟。
捣练子·忆梅
山杳杳,雪深深。不露枝头一点心。
踏遍洞天春似梦,去年今日到如今。
捣练子·闻钟
良夜静,碧天空。悄地花阴下绣栊。
一念不生尘意绝,数声敲彻月明中。
捣练子·水中金
水中金。忒幽深。玄玄妙妙怎生寻。啰哩凌,哩啰凌。
从初得,到如今。西风时复送清音。啰哩凌,哩啰凌。
捣练子·赠中条山无为子
志为剑,慧为刀。石娥劈玉见金鳌。戏青莲,跃碧涛。
刀圭饮,胜香醪。六三公子著绯袍。系云腰。万万遭。
捣练子·裁匹练
裁匹练,画双鸾。几叶丹枫似小园。
鸭绿江头寒正峭,故将秋色寄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