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听百舌

〔唐代〕韦鼎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作品简介

《长安听百舌》是南朝陈诗人韦鼎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作客他乡听到鸟声;后两句写诗人对鸟儿的“埋怨”。此诗与王昌龄的《闺怨》异曲同工,不直接抒情,而是抓住一个典型的瞬间,揭示主人公的那种强烈的乡恋之情,故国之思。

创作背景

韦鼎曾历仕梁、陈、隋三朝,多居显官。祖籍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但早年一直仕宦南朝,故家居江南。陈宣帝太建年间(569—582),曾以廷尉卿聘使北周,在长安滞留多时。《长安听百舌》此诗即韦鼎滞留长安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离乡万里风光习俗都不相同,忽然它一叫感到心惊。

怎么能对着远方的来客,叫着这让人心碎的乡音?

注释

(1)百舌鸟:又叫反舌鸟,《易纬通卦》上说,这种鸟“能反复其口,随百鸟之音”,可见它可以学多种鸟的叫声。百舌于立春之后,即鸣啭不已,诗人多以之入诗。

(2)风烟异:风土景物不同。

全文拼音版

zhǎngāntīngbǎishé
wànfēngyānniǎoxiāngjīng
néngduìyuǎnháizuòxiāngshēng

作者介绍

韦鼎(515—593),字超盛,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博涉经史,尤善相术。仕梁,累迁中书侍郎。陈武帝即位,拜黄门侍郎。太建中,以廷尉卿出使北周,后为太府卿。至德初,尽卖田宅,寓居寺院。隋文帝时授上仪同三司。后任光州刺史。寻追召入京。卒于长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五八、《隋书》卷七八。

相关推荐

长江万里图

〔明代〕杨基

我家岷山更西住,正见岷江发源处。

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江水东流万里长,人今漂泊尚他乡。

烟波草色时牵恨,风雨猿声欲断肠。

长安晚秋

〔唐代〕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

〔清代〕屈大均

记烧烛、雁门高处。积雪封城,冻云迷路。添尽香煤,紫貂相拥夜深语。苦寒如许。难和尔、凄凉句。一片望乡愁,饮不醉、垆头驼乳。

无处,问长城旧主,但见武灵遗墓。沙飞似箭,乱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关南,更重作、并州门户。且莫吊沙场,收拾秦弓归去。

长寿乐·南昌生日

〔宋代〕李清照

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长相思

〔唐代〕白居易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夜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