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首》是魏朝开国皇帝曹丕写的一组五言古诗,这两首诗都是游子诗,写游子客中思归之情。第一首诗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描写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的苦情。秋夜寒风,冷月白露,草虫悲鸣,孤雁南翔,诗中的一景一物都深深染上了凄凉的色彩,烘托出一个萧瑟悲苦的意境。作者把游子放在萧瑟的秋夜背景中,缠绵往复地写出了游子的彷徨愁苦和忧伤。
杂诗二首·其一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漫漫的秋夜多么深长,烈烈的北风吹来正凉。
躺在床上辗转不能睡,披衣而起徘徊在前堂。
徘徊不定时光忽已久,白露渐渐浸湿我衣裳。
俯视池中清水起微波,仰看空中皎皎明月光。
心星噣星排列呈纵横,银河转而流向正西方。
草虫的叫声多么可悲,鸿雁孤独地向南飞翔。
内心闷闷不乐忧愁多,连续不断地思念故乡。
想要高飞何处得双翅,想要渡河河面无桥梁。
面对长风而微微叹息,忧思不尽断我腹中肠。
注释
(1)烈烈:风吹过之声。
(2)展转:展同辗,指睡觉时翻来覆去。
(3)寐:入睡。
(4)彷徨:徘徊,犹豫不决,心神不定。
(5)天汉:指银河。
(6)西流:指银河由西南转而向正西流转,表示已是夜深时分。
(7)三五:指星。三指心星,五指噣星。
(8)郁郁:苦闷忧伤。
(9)济:渡。
(10)梁:桥。
(11)中肠:谓腹中之肠,喻愁苦之甚。中:同“衷”。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曹丕的诗
相关推荐
杂诗三首·其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杂诗
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
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
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
褰衽欲从之,路险不得征。
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
风飚扬尘起,白日忽巳冥。
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
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
杂诗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
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
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
青菭依空墙,蜘蛛网四屋。
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
杂诗四首·其四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
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
飞将不见期,萧条阴北征。
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
杂诗十二首·其九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
掩泪泛东逝,顺流追时迁。
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颠。
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餐。
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
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
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
杂感·天际晴云舒复卷
天际晴云舒复卷,庭中风絮去还来。
人生自在常如此,何事能妨笑口开?
杂诗十二首·其十二
嫋嫋松标崖,婉娈柔童子。
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
养色含精气,粲然有心理。
杂诗十二首·其六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
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杂诗十二首·其十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