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耕田行

〔唐代〕戴叔伦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

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

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

疏通畦垄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

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

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满衣。

作品简介

《女耕田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乐府新题的七言歌行。此诗描写了两位农家贫女劳动的艰辛和老大不嫁的惆怅。全诗语言质朴无华,刻画了动乱时代中乡村少女的勤苦形象,以姊妹二人的遭遇,揭示了安史之乱给广大农村带来的灾难,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的同情。它上承杜甫现实主义传统,下启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

唐代在安史之乱之后,在战乱、灾疫的打击下,广大贫苦农民陷入了更为困苦的境地,《女耕田行》这首诗通过描写弱女刀耕的艰难和她们成年难嫁的苦恼,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生活。

翻译注释

翻译

雏燕已飞,笋子已经长成竹,又到了春耕时节,田野上是谁家的两个姑娘在播种新谷。

大概是她们家既无男人,也没有耕牛,那块地还没有犁过,姊妹俩正在持刀砍地,把土翻松。

姊妹俩说家境贫寒,母亲已经年衰体弱,哥哥从军去了,还没有娶嫂嫂。

去年灾疫流行,耕牛病死了,无法耕地,只好截下一段绢去集市上卖,得以买刀翻地。

怕被人耻笑,姊妹俩只好用头巾把脸遮起来,干着牛一样的重活,不知还有谁与她们一样蒙羞劳作。

她们互相提携帮助,专心低头弯腰翻地,看不见地旁的路人,只看见前面的黄土。

她们整好田畦、田垄,以防杂草侵苗;疏通田沟,修好田埂,等待下雨。

正午时分,二女收工回家吃午饭,此时正好有野雉从田间惊起,啼叫着飞走了。

姊妹俩看到东邻西舍的花都已经开尽,不禁惋惜青春虚度,泪流满衣。

注释

(1)乳燕:新生的小燕。一说哺育期的母燕。

(2)无人:指无男劳力。

(3)不及犁:来不及犁。

(4)斫:砍。

(5)泥:慢、滞。《论语·子张》中有“致远恐泥”。

(6)牛囤:牛栏。

(7)空:指牛已因灾疫死去。

(8)截绢:割下一段绢。据《新唐书·食货志》载,唐代市井交易,绢可以“与钱兼用”。

(9)畏人识:古代男耕女织,未嫁女子耕田被认为是可耻的事,故以头巾掩面,怕人认出。

(10)谁与同:指无人分担她们的艰苦。

(11)相携:相依赖。

(12)不见路人唯见土:是说她们不敢看人,只埋头翻地。

(13)畦:田间划分的小区。

(14)垄:田间高地。

(15)沟塍:田沟、田埂。

(16)下饷归:休息回家吃饭。

(17)可怜:可爱。

(18)朝雉:指正在求偶的野鸡。

(19)花发尽:指姑娘们都出嫁了。

(20)惜:痛惜。

(21)余芳:剩余的花、残花。指姊妹俩。

全文拼音版

gēngtiánxíng
yàncháosǔnchéngzhúshuíjiāèrzhòngxīn
rénniúchídāozhuófānzuò
yánjiāpínniánlǎozhǎngxiōngcóngjūnwèisǎo
niánzāiniúdùnkōngjiéjuànmǎidāoshìzhōng
tóujīnyǎnmiànwèirénshídāodàiniúshuítóng
mèixiāngxiéxīnzhèngjiànrénwéijiàn
shūtōnglǒngfángluànmiáozhěngdùngōuchéngdàishí
zhèngnángāngxiàxiǎngguīliánzhāozhìrǎojīngfēi
dōnglín西shèhuājìngòngfānglèimǎn

作者介绍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唐代诗人。曾任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等职,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其诗题材广泛,风格清丽深婉,尤擅五言,边塞诗雄浑,田园诗淡远。代表作《女耕田行》反映民间疾苦,《塞上曲》展现戍边豪情。诗论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对后世意境理论有重要影响。《全唐诗》存其诗近三百首,是中唐时期重要诗人,与韦应物并称,体现了由盛唐向中唐诗风的过渡。

戴叔伦的诗

相关推荐

女冠子·元夕

〔宋代〕蒋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