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

〔唐代〕李商隐

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

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

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

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

作品简介

《细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托物兴怀,首联写细雨初起,潇洒而依微,颔联描写雨气的微凉和雨点的轻细,颈联从飞燕和流萤的自在飞动来烘托细雨的似有若无,尾联由京城客居的青青草色遥想故园烟草与此相连,透露出客中思乡之情。这首诗描写细致,即景会心,自然混成,境界超秒,独具一格,以其秀美为历代论者所推许。

创作背景

《细雨》这首诗具体作年难以确定,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及张采田《玉谿生年谱会笺》俱不入编年。李商隐后期常见一些抒写宦游失意、倦客思归的作品,此诗亦似为其后期所作,时客居长安。

翻译注释

翻译

潇洒自由的细雨飘落在弯曲的水边平地,它淅淅沥沥若有若无飘过短亭。

细雨带来凉气先在风吹竹摇时人才感到,雨点细小连水面萍草也未打开隙缝。

只是促使乳燕飞得更高,晚间让萤火虫的亮光显得微疏不明。

回忆起故乡的烟雾中的草色,一定仍然近似宫城五门那样绿色青青。

注释

(1)潇洒:洒脱,毫无拘束。

(2)傍:近。

(3)回汀:弯曲的水边平地。

(4)依微:隐约依稀迷茫的样子。

(5)短亭:路旁供行人休息或送客的亭子。有长、短之分。

(6)稍促:稍稍促起。

(7)的的:分明,明显。这里是明亮貌。梁简文帝《秋夜诗》:“胧胧月上色,的的夜萤飞。”

(8)五门:《礼记·天官阍人》:“阍人掌王宫之中门之禁。”郑玄注:“王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日雉门,三目库门,四目应门,五日路门。”此五门代指京城长安。

全文拼音版

xiāobànghuítīngwēiguòduǎntíng
liángxiāndòngzhúdiǎnwèikāipíng
shāogāogāoyànwēishūdedeyíng
yuányāncǎoréngjìnménqīng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宋代〕吴琚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忘机鸥鹭立汀沙。咫尺钟山迷望眼,一半云遮。

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故乡心事在天涯。几日不来春便老,开尽桃花。

读书

〔宋代〕吕本中

老去有馀业,读书空作劳。

时闻夜虫响,每伴午鸡号。

久静能忘病,因行得出遨。

胡为良自苦,膏火自煎熬。

寨儿令·汉子陵

〔元代〕鲜于必仁

汉子陵,晋渊明,二人到今香汗青。钓叟谁称,农父谁名,去就一般轻。

五柳庄月朗风清,七里滩浪稳潮平。折腰时心已愧,伸脚处梦先惊。听,千万古圣贤平。

大鼠

〔清代〕蒲松龄

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拟长沙过贾谊宅·其二

〔明代〕徐熥

他乡迁客恨悠悠,此日长沙宅尚留。

寂莫空梁栖鸟雀,萧条古院闭松楸。

几年宦况同云薄,一去君恩共水流。

欲采江蓠伤往事,半天风雨洞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