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我虽然非常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如今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注释
(1)泠泠:清幽,清冷,形容声音清越。这里指琴声清冽。
(2)七弦:古琴有七条弦,又称七弦琴。七弦:一作“七丝”。
(3)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
(4)寒:凄清的意思。
(5)古调:古时的曲调。
(6)多:一作“已”。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我虽然非常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如今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1)泠泠:清幽,清冷,形容声音清越。这里指琴声清冽。
(2)七弦:古琴有七条弦,又称七弦琴。七弦:一作“七丝”。
(3)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
(4)寒:凄清的意思。
(5)古调:古时的曲调。
(6)多:一作“已”。
《听弹琴》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极写琴音的美妙,营造高妙的音乐境界,表现弹琴人高超的技艺;后两句是议论性抒情,慨叹世人不爱高雅的古调,喻指世人只知趋时随俗,表达了世无知音、孤芳自赏的感伤情怀,体现了诗人不趋时俗的清高品格。全诗语言含蓄,境界清雅,巧用双关,意蕴深远。
刘长卿刚中进士不久,还没来得及释褐便逢上安史之乱,于是逃至江苏一带,在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做了短暂的长洲尉和海盐令。《听弹琴》这首诗大约作于这个时期。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
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复吹笛。
横笛能令孤客愁,渌波淡淡如不流。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静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
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
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
明发与君离别后,马上一声堪白首。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然蕉何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也。
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若匝匝㴙㴙,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也。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栖霞山中子规鸟,口边血出啼不了。
山僧后夜初出定,闻似不闻山月晓。
金谷歌传第一流,鹧鸪清怨碧烟愁。
夜来省得曾闻处,万里月明湘水秋。
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纱幮笛簟差堪乐,且听萧萧暮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