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秦中诸人引

〔金代〕元好问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作品简介

《送秦中诸人引》是金末词人元好问创作的一篇赠序体散文,作者先写关中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向往之情溢于言表。接着写弱冠之时,无暇欣赏关中之美,长大后想象与友人结庐南山,闭门读书,伸眉高谈,脱屣世事;如今友人归秦,而自己未能同行,遗憾之情,跃然纸上。最后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俗之人进行了讽刺,表达来春与友人相聚秦中的美好愿望。文章质朴恬淡,潇洒自然。

创作背景

《送秦中诸人引》此文约作于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年)左右,当时元兵屡次攻打金国,世乱方殷。而作者刚中进士出仕不久,鄙弃权势,厌乱思安,绝意仕途。

翻译注释

翻译

关中地方风物土壤富庶肥沃,人民质朴直爽又崇尚道义,风气习俗与喜欢激昂放歌的作风都还保留着秦汉时的旧貌。要说到山川之美,游览胜地之多,是天下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所以志在四方的人都喜欢在关中居住。

我二十岁左右时,随奉先父官居略阳,曾因秋试在长安住了八九个月。那时我还未脱尽纨绔习气,整天沉溺在灯红酒绿之中,虽然知道有许多名胜美景却无暇顾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关中人士相处得更多了,就对关中的事情更为熟悉了。每当听到谈起长安以及蓝田、鄠杜一带地方的风土物情,就不禁露出跃跃欲往的喜色。你们诸位大都是关中人,与我一道游览,真是志同道合。我曾打算约你们一起在靠近终南山地方觅一块地,经营五亩田大小的庄园,像举子退居温课一般,收集佳书精研细读,常常酿造美酒供应,相随着宾客游览,扬眉高谈阔论,摆脱尘事困扰,赏览山河美景,考察前代遗迹,这样大概可算不辜负古人了。但是,我因为家在嵩山之南,这么热的天要长途跋涉千里,不像你们来去这么方便。

你们在清秋佳日扬起马鞭,先我一步登上征途,举头西望,真是气干青云。现在世俗中称心满意的事情,像吃山珍海味、做高官、腰缠万贯、住华美的房子,都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而老天爷却非常吝惜,因此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像那闲居的乐趣,或许是平淡得无味,空虚得一无所有,但这正是置身世外的人所追求的,一般的人怎么会去争它,而老天爷又怎么会去吝惜它呢?各位走吧!待到来年春风荡漾的时候,请在辋川岸边等我到来。

注释

(1)引:古代文体,与序同,也称赠序。

(2)关中:潼关以西,今陕西境内。

(3)风土:社会环境与地理条件的总称。

(4)质直:质朴爽直。

(5)尚义:崇尚义气。

(6)风声习气:风教习俗。

(7)慷慨:意气激昂。指秦腔高亢而嘹亮。

(8)秦汉之旧:秦汉时的遗风。

(9)游观:游览。

(10)有四方之志者:有经略天下雄心的人。

(11)侍先人官略阳:先人指元好问继父元格。略阳:地名,今甘肃秦安东北。

(12)秋试:秋季举行的乡试,每三年一次。

(13)纨绮气:富贵人家子弟的习气。纨绮:丝织品,富家子弟用作衣料。

(14)沉涵:沉湎、沉溺。

(15)周、汉都邑:周都镐京,在今陕西西安西南。汉都长安,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16)蓝田:今陕西蓝田,以产玉知名。

(17)鄠:今陕西户县。

(18)杜: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汉宣帝筑陵于此。

(19)津津然:高兴的样子。

(20)颜:额,引申为面容。

(21)二三君:指“秦中诸人”。

(22)南山:终南山。

(23)一牛田:一条牛所能耕种的土地。

(24)营五亩之宅:经营五亩的田园。

(25)举子:参加考试的文人。

(26)结夏课:夏季邀集同辈,温习诗文,以备秋试。

(27)为具:整理饮食器具。

(28)脱屣世事:如同脱鞋一样摆脱世事。

(29)胜概:美丽的景物。

(30)嵩前:嵩山之前。金兴定二年(1218年),元好问移家河南登封,距嵩山不远。

(31)矫首:举头。

(32)高赀华屋:富足的钱财和华美的房屋。

(33)造物者:指上天。

(34)靳:吝惜。

(35)自放:自我放逐。

(36)方之外:世外。

(37)辋川:水名,今陕西蓝田南,唐诗人王维于此筑别墅闲居,吟咏甚多。

全文拼音版

sòngqínzhōngzhūrényǐn
guānzhōngfēngwánhòurénzhìzhíérshàngfēngshēngyáokāngkǎiqiěyǒuqínhànzhījiùzhìshānchuānzhīshèngyóuguānzhītiānxiàwéiyǒufāngzhīzhìzhěduōyān
niánèrshíshíshìxiānrénguānlüèyángqiūshìliúchángānzhōngjiǔyuèshíwánwèichúchénhánjiǔjiānzhīyǒuyóuguānzhīměiérxiázhǎngláiqínrényóuduōzhīqínzhōngshìshúměiwéntánzhōuhànlántiánjiānfēngjīnjīnrándòngyánjiānèrsānjūnduōqínrényóudàoxiāngérxiāngchángyuējìnnánshānxúnniútiányíngzhīzháijiéxiàshíshūshēnshíshíniàngjiǔwéicóngbīnyóushēnméigāotántuōshìshìlǎnshānchuānzhīshènggàikǎoqiánshìzhīshùrénzhěránjiāzàisōngqiánshǔqiānruòèrsānjūnzhī便biànguīqīngqiūyángbiānxiānjiùdàojiǎoshǒu西wàngchángqīngyún
jīnshìqièshìměishíguāngāohuájiēzhòngrénsuǒzhēngérzàozhězhīsuǒshènjìnyǒuzhěruòxiánzhīdànwèisuǒgàifàngfāngzhīwàizhězhīsuǒtānrénsuǒzhēngérzàozhějìnxíngzhūjūnmíngniánchūnfēngdàiwǎngchuānzhīshàng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金兴定五年进士,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潜心著述。其诗沉郁苍劲,堪称金代诗坛巨擘,《论诗三十首》系统阐述诗歌理论,《岐阳三首》写亡国之痛,感人至深。词作兼有豪放、婉约之风,《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传诵千古。编有《中州集》保存金源文献,著有《遗山集》。

元好问的诗

相关推荐

送李亿东归

〔唐代〕温庭筠

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

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

和风澹荡归客,落月殷勤早莺。

灞上金樽未饮,燕歌已有馀声。

送无本师归范阳

〔唐代〕韩愈

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

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

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

众鬼囚大幽,下觑袭玄窞。

天阳熙四海,注视首不颔。

鲸鹏相摩窣,两举快一啖。

夫岂能必然,固已谢黯黮。

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

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

蜂蝉碎锦缬,绿池披菡萏。

芝英擢荒榛,孤翮起连菼。

家住幽都远,未识气先感。

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

始见洛阳春,桃枝缀红糁。

遂来长安里,时卦转习坎。

老懒无斗心,久不事铅椠。

欲以金帛酬,举室常顑颔。

念当委我去,雪霜刻以憯。

狞飙搅空衢,天地与顿撼。

勉率吐歌诗,慰女别后览。

送韩都护还边

〔唐代〕卢纶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

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

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唐代〕李白

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

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

闭门木叶下,始觉秋非春。

闻君向西迁,地即鼎湖邻。

宝镜匣苍藓,丹经埋素尘。

轩后上天时,攀龙遗小臣。

及此留惠爱,庶几风化淳。

鲁缟如白烟,五缣不成束。

临行赠贫交,一尺重山岳。

相国齐晏子,赠行不及言。

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

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

送徽州洪俴承瑞

〔明代〕王守仁

平生举业最疏慵,挟册虚烦五月从。

竹院检方时论药,茆堂放鹤或开笼。

忧时漫有孤忠在,好古全无一艺工。

念我还能来夜雪,逢人休说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