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归山居

〔唐代〕刘沧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作品简介

《晚归山居》是唐代诗人刘沧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暮秋山行为线索,勾勒出羁旅之人深沉的乡愁与孤寂。首联以“寥落霜空”“木叶稀”的萧瑟秋景起笔,奠定全诗苍凉基调,“思依依”三字将自然物候与内心怅惘巧妙勾连;颔联“秋深频忆”“日暮独寻”以时间叠加深情,独行荒径的意象成为诗人漂泊身世的缩影;颈联转写山间动态景象,“山影随云水”“钟声入远烟”以视听通感营造空灵意境,暗合诗人动荡心绪;尾联擢取西林明月为全诗点睛,“娟娟”状月之明净,“不惜清光”拟月之多情,在清冷世界中注入温存慰藉。全诗景语情语浑然一体,展现晚唐律诗精于锻句、工于意境的典型特征。

翻译注释

翻译

霜气寥落,树叶稀疏,初次漫步在郊外的田野,心中思绪万千,依依不舍。

深秋时节,频繁地想起故乡的往事,傍晚时分,独自沿着荒芜的小路寻找归途。

山峦的影子随着云水的流动而时隐时现,悠远的钟声悄悄融入了淡淡的远烟之中。

只有西林上那轮皎洁的明月,毫不吝惜地将清辉洒落在竹门上。

注释

(1)依依:留恋,不忍分离。

(2)娟娟:长曲的样子。

(3)扉:门扇。

全文拼音版

wǎnguīshān
liáoluòshuāngkōngchūxíngjiāo
qiūshēnpínxiāngshìxúnhuāngjìngguī
shānyǐngànsuíyúnshuǐdòngzhōngshēngqiányuǎnyānwēi
juānjuānwéiyǒu西línyuèqīngguāngzhàozhúfēi

作者介绍

刘沧(生卒年不详),字蕴灵,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初,屡应进士举不第,曾漫游齐鲁、吴越、荆楚、巴蜀等地。大中八年(854),登进士第,授华原尉,时己白发苍苍。后官龙门令。工七律,风格与许浑、赵嘏相近。有《刘沧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相关推荐

晚次鄂州

〔唐代〕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晚次乐乡县

〔唐代〕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南北朝〕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晚泊

〔宋代〕陆游

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

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

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空。

晚望

〔清代〕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晚游六桥待月记

〔明代〕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