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天地间,人为贵。
天地之间广又阔,人最尊贵胜万物。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设立君主治民众,制订法令作准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车辙马迹通天下,海内得治四方乐。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摒弃恶人用贤明,百姓安居生息多。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圣贤君主堪赞赏,统治天下无风波。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分封诸侯设五等,井田刑狱安邦国。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卖身契约可烧毁,赦罪赎身须斟酌。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皋陶甫侯掌刑法,一生尽心无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可叹后世治人者,轻改制度与律科。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役使百姓为君主,横征暴敛民力耗。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舜漆木器讲豪华,诸侯叛离十国多。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不比唐尧尚节俭,茅屋俭朴无雕饰。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世人同声赞伯夷,提倡廉洁淳浊世。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奢侈风气恶最大,应求节俭共为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都学许由能推让,那有诉讼相争驳?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上下同心人相爱,非亲非故亦相乐。
注释
(1)牧:养育管理。
(2)轨则:法度、准则。轨,应遵循的规则。
(3)经纬:原指道路,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这里用作动词,指经由东西南北道路。
(4)四极:四方极远之地。四境。
(5)黜陟幽明:贬退不明事理的人,提拔干练的人。语出《尚书·舜典》。黜,降职或罢免。陟,提升,升迁。幽明,分别指昏庸者和德才兼备者。
(6)黎庶:黎民庶民,即百姓。
(7)繁息:指人繁殖生息。
(8)於铄:唔呀闪烁。
(9)总统:总揽,总管。
(10)邦域:国家,邦国的疆域。
(11)封建:封赏建立,封邦建国。古代帝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使之在各区域内建立邦国。
(12)五爵: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13)井田:周代的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心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
(14)刑狱:刑罚狱讼。
(15)燔:焚烧。
(16)丹书:古代用朱笔记载犯人罪状的文书。一说指传说中赤雀所衔的瑞书,即《洛书》。
(17)无普:不能普及。
(18)赦赎:允许犯人用钱物赎免罪刑。
(19)皋陶:亦作“皐陶”。亦作“皋繇”。传说虞舜时的司法官。狱官或狱神的代称。
(20)甫侯:一作“吕侯”,周穆王时任司寇。泛指司法官。
(21)嗟哉:感叹词。
(22)改制易律:更改制度变换律法。
(23)劳民:使人民劳苦。
(24)役赋:劳役赋税。
(25)舜漆食器:虞舜用漆器为食器。韩子曰:“舜作食器,黑漆其上。”食器,饮食用具。
(26)畔者:叛离者。畔,同“叛”。
(27)采椽不斫:采用柞木作椽,不加砍凿修整。椽,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
(28)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君的长子。孤竹君死后,同其弟叔齐互相谦让王位,弃国逃走。商亡后隐居首阳山。
(29)厉俗:激励世俗。厉,劝勉。
(30)侈恶:奢侈的罪恶。
(31)俭为共德:言节俭是上下一致遵守的道德。
(32)许由:传说中的隐士。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并且认为是对他的侮辱。
(33)讼曲:打官司,辨曲直。
(34)兼爱:同时共爱。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中有《兼爱》三篇,阐述其主张。
(35)尚同:崇尚同德。墨子的政治思想。谓在“尚贤”的基础上,推选贤者仁人,主张地位居下者逐层服从居上者,从而达到“一同天下之议”的治世。
(36)戚:亲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