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仙游观

〔唐代〕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作品简介

《同题仙游观》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对景物的艺术再现,表达了诗人心境的空灵和出世之念。首联点明时地,切题“仙游观”;颔联写观外景物,先是“见”“秦树”,后是“闻”“砧声”;颈联写观内景物,先写高处“空坛”的静,后写低处“小洞”的幽,点明是道士居处;尾联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不必再去寻找“方外”之地了。全诗语言清新,文字秀美,韵律和谐,含蓄隽永,极富情趣。

翻译注释

翻译

在仙台上刚见到五城楼,夜雨初停景物冷落凄清。

晓山翠色遥连秦地树木,汉宫砧声报讯寒秋来临。

空坛澄清疏松影落水底,小洞清幽细草芳香沁人。

何必去寻找世外的仙境,人世间就有美好的桃源。

注释

(1)仙台:高处的观景台。

(2)初:一作“下”。

(3)五城楼:道观的房舍。《史记·封禅书 》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这里借指仙游观。

(4)宿雨:隔宿的雨。

(5)砧声:在捣衣石上捣衣的声音。

(6)空坛:与下小洞皆指道观景物。

(7)闲:一作“生”。

(8)方外:尘世以外,《庄子·大宗师》“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后引申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9)丹丘:指神仙居处,昼夜长明。

全文拼音版

tóngxiānyóuguàn
xiāntáichūjiànchénglóufēng宿shōu
shānyáoliánqínshùwǎnzhēnshēngjìnbàohàngōngqiū
shūsōngyǐngluòkōngtánjìngcǎoxiāngxiánxiǎodòngyōu
yòngbiéxúnfāngwàirénjiānyǒudānqiū

作者介绍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载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其诗工于七绝,《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传诵千古,被唐德宗亲自擢用。诗风清丽含蓄,多写送别酬唱与闺情宫怨,《章台柳》词背后与柳氏的爱情故事更添传奇色彩。作为大历诗坛代表,其创作兼具盛唐余韵与中唐新声,《全唐诗》存诗三卷,对晚唐温庭筠等诗人有一定影响。

韩翃的诗

相关推荐

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

〔唐代〕高适

虚院野情在,茅斋秋兴存。

孝廉趋下位,才子出高门。

乃继幽人静,能令学者尊。

江山归谢客,神鬼下刘根。

阶树时攀折,窗书任讨论。

自堪成独往,何必武陵源。

同声歌

〔两汉〕张衡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慄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

思为莞蒻席,在下蔽匡床;

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

重户纳金扃,高下华灯光。

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所稀见,天老教轩皇。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