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作》是明代将领、诗人戚继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真实地反映了诗人转战由北、紧张激烈的戎马生涯,显示了戍边将领保卫国家的英姿和雄风,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爱国襟怀。全诗平易自然,琅琅上口,意深情真,余味悠长。
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戚继光是一生戎马倥偬,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戚继光在蓟门戍边,奔波于南北之间,感慨之余,挥笔写下《马上作》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转战南北是为了报答皇上对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边关的花草都笑我这一生总在奔波。
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度过的。
注释
(1)南北驱驰:戚继光曾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倭宼的侵扰,又曾镇守北方边关。
(2)主:指明朝皇帝。
(3)边月:边塞的月亮。这里的边塞指山东沿海登州卫等地。
(4)横戈:手里握着兵器。
全文拼音版
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作者介绍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蓬莱)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统领“戚家军”,在浙、闽、粤沿海屡破倭寇,战功卓著。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兵书,创鸳鸯阵等战术,改良城防与火器,对明代军事影响深远。其治军严明,忧国忘家,被誉为民族英雄。
相关推荐
马诗二十三首·其九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五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四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马诗二十三首·其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拽车辕?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马诗二十三首·其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一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二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马嵬坡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