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龙宫滩》是唐代诗人韩愈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笔下描写出龙宫滩一泻千里,水猛涛扬的壮阔画面;真真切切地表现出了诗人当时那遇赦北上,喜途待命的欢乐之感和急于返乡的迫切心情。
宿龙宫滩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
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只是说家乡?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德宗死,唐顺宗李诵即位,大赦天下。韩愈遇赦北上,离开阳山途经龙宫滩时见其景险奇,触景生情。于是便作了《宿龙宫滩》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浩浩汤汤的流水,在滩头时抑时扬。
奔驰的流水令人疑心是闪电划过,惊起的白浪就像是浮霜一般洁净。
大梦醒来,只觉油灯罩着一轮光圈,深宵将尽,微雨送来清新的凉爽。
为什么我们通宵达旦的谈语,说来说去都是说的家乡琐事?
注释
(1)龙宫滩:在广东省阳山县阳溪上。
(2)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3)抑:低。
(4)更:又。
(5)扬:高。
(6)激电:电闪雷鸣。
(7)惊浪:大浪。
(8)浮霜:浪头的泡沫白如浮霜。
(9)梦觉:梦醒。
(10)晕:灯照水气而生的晕圈。
(11)宵残:天亮之前。
(12)连晓语:夜间说话到天亮。
(13)只是说家乡:出自《韩愈集》,而在《韩昌黎诗文研释》里写的是“一半是思乡”。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韩愈的诗
相关推荐
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宿紫阁山北村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
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宿湖中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宿郊外晓作
残星落檐外,余月罢窗东。
水白先分色,霞暗未成红。
宿巫山下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宿云梦馆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宿西山精舍
西山乘兴宿,静兴寂寥心。
一径松衫老,三更雨雪深。
草堂僧语息,云阁磬声沉。
未遂长栖此,双峰晓待寻。
宿金沙江
往年曾向嘉陵宿,驿楼东畔栏干曲。
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
岂意漂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
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
宿虾湖
鸡鸣发黄山,暝投虾湖宿。
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
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
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
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