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汴水流

〔唐代〕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作品简介

《长相思·汴水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词作,这是中唐时期比较正规成熟的词作,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此词上阕写景,暗寓恋情;下阕直抒胸臆,写女子久盼丈夫不归的怨恨。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相思之痛、离别之苦;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味深的特点。

创作背景

王汝弼在《白居易选集》中说此词乃“柳枝回南,白氏惜别之作”。白氏有《对酒有怀寄李十九郎中》诗:‘往年江外抛桃叶,去岁楼中别柳枝。’即追怀此时情事。据《白香山诗后集》《病中诗序》的纪年,此词当系开成四年(839)春,即柳枝回南,白氏惜别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汴水长流,泗水长流,流到长江古老的渡口,遥望去,江南的群山在默默点头,频频含羞,凝聚着无限哀愁。

思念呀,怨恨呀,哪儿是尽头,伊人呀,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让我俩紧紧偎傍,倚楼望月。

注释

(1)长相思:词牌名,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

(2)汴水:淮河的支流。隋炀帝时开凿的通济渠,唐宋人称为汴河,源于河南,往东南流入安徽宿州、泗县,入淮河。

(3)泗水:淮河的另一条支流。源于山东曲阜,因四源并发,故名泗水,向南流经江苏徐州后,在江苏淮安入淮河。

(4)瓜州古渡:在江苏省扬州市南长江北岸。瓜洲本为江中沙洲,沙渐长,状如瓜字,故名。一作“瓜洲”。

(5)吴山:在浙江杭州,春秋时为吴国南界,故名。此处泛指江南群山。

(6)悠悠:深长的意思。

全文拼音版

chángxiāng··biànshuǐliú
biànshuǐliúshuǐliúliúdàoguāzhōutóushāndiǎndiǎnchóu
yōuyōuhènyōuyōuhèndàoguīshífāngshǐxiūyuèmíngrénlóu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