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盱眙县

〔唐代〕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作品简介

《夕次盱眙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写羁旅风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顿生乡思的诗。诗的前四句为第一段,是写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后四句为第二段,是写人雁归宿、夜幕降临,自夜到晓不能入眠而生乡思客愁。全诗富有生活气息,侃侃诉说,淡淡抒情,看是写景,景中寓情,情由景生,景令情动。

创作背景

《夕次盱眙县》此诗当作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3年),时诗人出任滁州刺史。盱眙,县名,韦应物自长安赴滁州经过此地。

翻译注释

翻译

降落白帆,逗留河边小镇。停下行船,面对孤独客栈。

浩浩晚风,吹起一河碧波;彤彤夕阳,沉于冥冥溪边。

行人已归,城郭渐暗,平沙落雁,芦花点点。

月夜独忆家乡,听钟未能成眠。

注释

(1)次:停泊。

(2)盱眙:今属江苏,地处淮水南岸。

(3)逗:停留。

(4)舫临孤驿:舫,船。临,靠近。驿,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

(5)浩浩:盛大的样子。

(6)冥冥:昏暗,昏昧。

(7)人归山郭暗:意为日落城暗,人也回去休息了。

(8)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泽。

(9)秦关:指长安。秦:今陕西的别称,因战国时为秦地而得名。

(10)听钟未眠客:此句意为孤独之夜,怀念家乡。客:诗人自称。

全文拼音版

xiàn
luòfāndòuhuáizhèntíngfǎnglín驿
hàohàofēngmíngmíngchén
rénguīshānguōànyànxiàzhōubái
qínguāntīngzhōngwèimián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1),字义博,唐代诗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风格淡远清新,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代表作《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等,以简练笔墨绘自然之趣。出身关中望族,少任侠使气,安史之乱后折节读书,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作透露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与悯民之思,是中唐山水诗派重要代表。

韦应物的诗

相关推荐

七夕偶题

〔唐代〕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宋代〕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江楼夕望招客

〔唐代〕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踏莎行·元夕

〔近代〕王国维

绰约衣裳,凄迷香麝,华灯素面光交射。天公倍放月婵娟,人间解与春游冶。

乌鹊无声,鱼龙不夜,九衢忙杀闲车马。归来落月挂西窗,邻鸡四起兰釭灺。

鹊桥仙·七夕

〔宋代〕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