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辋川庄作》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入选清代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此诗以鲜丽生新的色彩,描绘出夏日久雨初停后关中平原上美丽繁忙的景象,前四句写诗人静观所见,后四句写诗人的隐居生活。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全诗写景生动真切,生活气息浓厚,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清新明净,形象鲜明,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积雨辋川庄作》此诗是王维后期的作品。他后期对现实基本是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漠不关心的态度。最初隐居终南山,后来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更为悠闲,“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这首诗就是作于王维隐居辋川蓝田时期。
翻译注释
翻译
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
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我已经是一个从追名逐利的官场中退出来的人,而鸥鸟为什么还要猜疑我呢?
注释
(1)积雨:久雨。
(2)空林:疏林。
(3)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
(4)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
(5)黍:谷物名,古时为主食。
(6)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饷:送饭食到田头。菑: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地,此泛指农田。
(7)漠漠:形容广阔无际。唐·罗隐《省试秋风生桂枝》诗:「漠漠看无际,萧萧别有声。」
(8)阴阴:幽暗的样子。
(9)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夏:大。
(10)啭:小鸟婉转的鸣叫。鸟的宛转啼声。
(11)黄鹂:黄莺。
(12)习静:谓习养静寂的心性。亦指过幽静生活。南朝梁·何逊《苦热》诗:「习静閟衣巾,读书烦几案。」
(13)清斋:谓素食,长斋。晋·支遁《五月长斋》诗:「令月肇清斋,德泽润无疆。」
(14)露葵:经霜的葵菜。葵为古代重要蔬菜,有「百菜之主」之称。
(15)野老:村野老人,此指作者自己。
(16)争席罢:指自己要隐退山林,与世无争。争席:典出《庄子·杂篇·寓言》: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维的诗
相关推荐
杂诗二首·其二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能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蝶恋花·送祐之弟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算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怀宛陵旧游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脁青山李白楼。
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丞相温公挽词三首·其一
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
事多违谢傅,天遽夺杨公。
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
若无天下议,美恶并成空。
月儿弯弯照九州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寒食清明二首·其二
过眼年光疾弹丸,桐华半拆燕初还。
汉宫有烛朱门煖,墨突无烟白屋寒。
宁复斗鸡陪戏社,颇思携鹤访孤山。
今年秫与金同价,偶得茅柴且尽欢。
宫怨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