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香墨弯弯画》是北宋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绘形,通过画眉、涂脂、着装、点唇,描摹出一位眉目娟秀、薄施脂粉、身穿“揉蓝衫子杏黄裙”的女子,独自倚栏默默无语地在等待着自己的意中之人;下片寓情于景,写女子一直等到黄昏月出之时,仍然未见踪影,深感愁苦寂寞,因而发出了“乱山何处觅行云”的哀叹。全词语言清丽,语意婉约,体现了鲜明的艺术风格。
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闺怨是中国古代永恒的文学题材,因为当时妇女地位低下,交通不便,男子为名缰利锁所牵绊,导致很多女子不得不经常承受独守空房的痛苦。加上作者本人仕途偃蹇,忧闷难抒,或也有此意寄托于词中。《南歌子·香墨弯弯画》此词当作于元祐年间(1086~1094)。
翻译注释
翻译
用香墨勾画弯弯的眉毛,胭脂淡淡地匀在脸上。身着蓝衫和杏黄裙,独倚栏杆上默默地涂着口红。
情郎一去如流水,她却半掩着房门盼人归。情郎就像飘忽不定的云,如何寻得到他的踪迹呢?一直等到黄昏,又是一弯新月挂在天边,月不圆人也难团圆。
注释
(1)南歌子:词牌名,又名《南柯子》《春宵曲》等,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2)香墨:画眉用的螺黛。
(3)燕脂:即胭脂。
(4)揉蓝:蓝色。蓝,可提取蓝色颜料的植物,揉搓可得青色。北宋黄庭坚《点绛唇》:“泪珠轻溜,浥损揉蓝袖。”
(5)点檀唇:点口红。檀,一种浅绛色的颜料。
(6)行云:这里指在外寻欢作乐的丈夫。宋玉《高唐赋》说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遂以“行云”、“云雨”指男女欢会。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秦观的诗
相关推荐
南歌子·古戍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南歌子·又是乌西匿
又是乌西匿,初看雁北翔。好与报檀郎:春来宵渐短,莫思量。
南歌子·寓意
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材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南歌子·似带如丝柳
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帘卷玉钩斜。九衢尘欲暮,逐香车。
南歌子·湖景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病入西州。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南歌子·别润守许仲涂
欲执河梁手,还升月旦堂。酒阑人散月侵廊,北客明朝归去、雁南翔。
窈窕高明玉,风流郑季庄。一时分散水云乡,惟有落花芳草、断人肠。
南歌子·懒拂鸳鸯枕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南歌子·岸柳拖烟绿
岸柳拖烟绿,庭花照日红。数声蜀魄入帘栊,惊断碧窗残梦,画屏空。
南歌子·荷盖倾新绿
荷盖倾新绿,榴巾蹙旧红。水亭烟榭晚凉中。又是一钩新月、静方栊。
丝藕清如雪,橱纱薄似空。好维今夜与谁同。唤取玉人来共、一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