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定襄侯初笄诗

〔南北朝〕刘孝威

合鬟仍昔发,略鬓即前丝。

从今一梳罢,无复更萦时。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合鬟仍昔发,略鬓即前丝。

盘成环形发髻的仍是以前的头发,所梳理的鬓发也还是以前的发丝。

从今一梳罢,无复更萦时。

从今往后梳完这一回就作罢,不再重复绾结发丝的时光。

注释

(1)合鬟:谓将头发拢在一起盘成环形的发髻。

(2)略:掠,梳理。

(3)鬓:靠近耳边的头发。

和定襄侯初笄诗拼音版

dìngxiānghóuchūshī
huánrénglüèbìnqián
cóngjīnshūgèngyíngshí

作品简介

《和定襄侯初笄诗》是南北朝诗人刘孝威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女子及笄(成年之礼)为题材,通过梳发这一日常细节,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深沉感慨。前两句“合鬟仍昔发,略鬓即前丝”以细腻笔触描写发式变化,暗含时光流转;后两句“从今一梳罢,无复更萦时”以决绝语气,道出成年后人生责任的重负与童年无忧的终结。全诗语言凝练,意象巧妙,在短短二十字中蕴含生命阶段的转变之思,展现了南北朝宫体诗向人生哲理深化的创作倾向。

创作背景

《和定襄侯初笄诗》此诗创作于南朝梁代,是诗人刘孝威为唱和定襄侯《初笄诗》所作。南北朝时期贵族间盛行诗歌酬唱,女子十五岁举行的“及笄礼”是重要社会仪式。诗中“合鬟”指成年女子的发式,“略鬓”暗示梳妆时的郑重。诗人通过“无复更萦时”的感叹,既是对少女时代自由状态的告别,也暗含对南朝贵族女子婚姻命运的观照——及笄之后的人生将面临更多礼教约束,再难有年少时的随心自在。

作者介绍

刘孝威(496—549),南朝梁彭城安上里(今江苏徐州)人。刘孝绰弟。晋安王萧纲法曹、主簿,迁率更令,中庶子兼通事舍人。侯景之乱,卒于安陆。与庾肩吾、徐摛并为萧纲“高斋学士”。刘孝威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宋代〕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

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

和卢侍御通塘曲

〔唐代〕李白

君夸通塘好,通塘胜耶溪。

通塘在何处,远在寻阳西。

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沙堤。

石门中断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相逢不相识,出没绕通塘。

浦边清水明素足,别有浣沙吴女郎。

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

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见羞。

通塘不忍别,十去九迟回。

偶逢佳境心已醉,忽有一鸟从天来。

月出青山送行子,四边苦竹秋声起。

长吟白雪望星河,双垂两足扬素波。

梁鸿德耀会稽日,宁知此中乐事多。